評增公營屋比例 黃遠輝:劏房戶百上加斤
【明報專訊】公屋平均輪候時間再創新高,一般申請者平均需等5.3年,有劏房戶要求政府增加公營房屋比例。土地供應小組主席黃遠輝昨出席民間土地論壇,提到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憂慮增加公營房屋比例會令私樓價格及租金上升,恐劏房戶百上加斤。
稱會令私人樓價租金上升
全港關注劏房平台昨舉辦民間土地論壇,約有50名來自各區劏房住戶出席。論壇上有觀塘區劏房戶表示,輪候公屋6年仍未能上樓,劏房租金呎價更直逼豪宅,促政府加快興建公屋。荃灣劏房戶Jacky要求政府把公私營房屋比例定為七三比,當中五成建公屋、兩成建居屋,讓劏房戶能盡快上樓。
黃遠輝說現時公營房屋供應滯後,未達長策會原訂目標。他強調,會繼續保留3年上樓目標,鞭策房委會努力達標。他又說,當年長策會曾討論公私營房屋「七三比」的可行性,最終因考慮到如增加公營房屋土地比例,或會令私人樓宇價格和租金上升,「對中產人士可能辛苦少許,但對劏房戶是百上加斤」。黃表示,在過去的土地論壇都聽到市民對增加公營房屋比例的訴求,會在年尾向政府提交的報告中如實反映意見,現無法替政府承諾。
指市區重建無助增土地供應
黃遠輝又提到市區重建無助增加土地供應,住宅單位供應數量未必能夠上升,反而凍結土地。他以麵粉比喻土地,指有多些麵粉才能有更多重建機會,改善市民居住環境。惟觀塘區劏房戶阿月質疑,「取得麵粉後是做饅頭還是做糕點」,擔心政府以土地建豪宅,最終未能解決基層需要。
劏房戶:加租3年3遷 毁小孩情緒
昨有多名居於劏房的小朋友出席,表達不要填海以及反對發展郊野公園的訴求,更向黃遠輝送上「嬲嬲」圖案紙牌,表達對現時土地政策的不滿。居於新蒲崗約80呎劏房的劉女士指出,租金連年上升,3年內已搬家3次,家中又有老鼠和木蝨,嚴重影響小孩情緒,其子因不喜歡不斷要重新適應環境,現拒絕出門到社區中心玩樂。她期望能增加公屋供應,讓小孩有穩定的居所。
黃遠輝指出,現時約有3萬名不足5歲的小童居於不適切住房之中,社會有一致共識,會盡最大努力向此方面作改善,不希望現時僅5歲的小孩要等到10多歲才有公屋,令整個童年都在惡劣的環境成長,影響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