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鱒當三文魚掀爭論 央視:內地三分一「三文魚」來自青藏
三文魚是不少人的最愛,然而近年相繼有媒體揭發三文魚驚現寄生蟲,大大減低民眾對食用三文魚的興緻。中央電視台近日在新節目《科技裏飄出的新「鮮」味》中,透露內地目前市場上三分一「三文魚」都是來自青藏高原,結果引起一場「三文魚之爭」。有輿論指節目中的「虹鱒魚」是淡水魚,不是「三文魚」,且含大量寄生蟲,生吃可致命,惟亦有專家指虹鱒魚亦屬「三文魚」。
央視節目中介紹了位於青海省龍羊峽水庫的養殖場,指該養殖場是中國目前海拔最高,最大的「三文魚養殖場」,又指該養殖場透過中國自主研發的高科技設備「自動循環水設備」,令「三文魚」魚苗成活率飛速提升;節目又強調「國內市場上三分之一的三文魚都被青藏高原『承包』了」,結果引起輿論質疑。
有網民指出,養殖場內的「三文魚」實是淡水虹鱒魚,不是「生活在鹹水的三文魚」,且體內含大量寄生蟲,生吃食用風險巨大,並不能如「三文魚」般當成刺身;另有網民質疑,虹鱒魚和外國進口三文魚的價格相異極大,把虹鱒魚當作三文魚有「誤導消費者」之嫌。雖然內地不少地方都流行吃淡水魚刺身,惟淡水魚刺身的安全性卻備受質疑。香港腸胃及肝臟科專科醫生王振宇表示,淡水魚為常見的寄生蟲宿主,如「中華肝吸蟲」等,一旦進食未殺死寄生蟲的魚生,可致腹瀉劇痛、嘔吐及急性腸胃炎,嚴重的更要照胃鏡清除寄生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