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北武裝衝突升級 「如慢性種族滅絕」
緬甸北部克欽邦武裝分子與政府軍近幾周衝突升級,當地基督徒族群受害,有平民被殺,自4月起逾6800村民被迫逃亡。有輿論指出,縱使當地亦發生侵犯人權行為,但並未如若開邦羅興亞人道危機般引起國際關注。有組織形容,克欽邦的居民如同被「慢性種族滅絕」。
克欽族大多信奉基督教,一直爭取更大自治權。1962年武裝組織克欽獨立軍(KIA)成立,為捍衛土地與軍方爆發衝突。2011年,KIA與政府軍停火協議破裂後一直間歇爆發衝突。2016年,昂山素姬上台,外界希望她能阻止這場衝突,但正當國際社會目光集中在羅興亞危機時,人權組織指政府軍打擊克欽邦的行動升級。
聯合國緬甸人權專家李亮喜上周說:「我們看到克欽邦過去幾周的情况是完全不能接受,須立即停止。無辜平民被殺或受傷,數以百計家庭逃亡。」自4月以來,已有逾6800村民為逃避炮火被迫離開家園,許多人滯留在叢林或被困於衝突地區,救援組織被阻進入叢林提供食物和必需品。
6800村民逃難
克欽族緬甸政治分析員及作家斯特拉(Stella Naw)稱,縱使有充分資料顯示當地出現侵犯人權情况,平民被緬軍有系統地針對,但國際社會選擇忽視它。泰國克欽婦女協會秘書San Htoi說:「這是一場被忽視的戰爭。」她說,最近聯合國安理會人員只到若開邦視察,並未理會克欽邦。
有逃至營地的居民表示,許多年輕人對未來絕望而沉迷吸毒。克欽邦首府密支那禁毒組織Pat Jasan的成員形容情况如「慢性種族滅絕」,「政府有一個目的……我們覺得這是種族清洗」。(衛報/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