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初創憂難請相應數目港人
【明報專訊】對於政府推出的科技人才入境計劃,有創科公司表示香港缺乏創科專才,明言會利用計劃引入外地人才。有創科公司則表示雖有意申請,但因擔心未能符合須再聘請本地僱員及實習生的要求而卻步。
租貨車平台擴充 請港人「沒問題」
貨車租賃平台Lalamove是科技園培育公司之一,合資格向創科署申請輸入專才配額。公司亞太區人才總監莊嘉雯表示,過去曾聘請本地的數據科學家,要求有博士或碩士學歷及2至3年工作經驗,雖然公司開出6.5萬至10萬元月薪,「根本沒這方面人才來申請,縱有,公司也覺得他未能勝任」。她稱公司正計劃組成新團隊,急需人才,會積極考慮透過計劃引入非本地專才。她又表示公司未來將聘請50至60人,故要為符合聘請海外專才而增聘本地人才或實習生,「絕對沒問題」。
便攜式生物科技實驗硬件平台「42Lab」創辦人吳卓光,本身有物理學博士學位。他認為香港教育少鼓勵學生選修理科,成績較好的學生多選讀商科,令本港現時缺乏生物科技及人工智能等專才。吳的公司是數碼港租戶,合資格透過計劃「引援」,但他認為計劃有「錯誤」(bugs),令他猶豫:「請一個非本地專才,也要聘請多3名本地人,初創公司未必有這資金,計劃只是方便大公司」。
「水中銀」質疑屬「政治交換」
生物科技公司水中銀首席執行官杜偉樑表示,因公司無法在本地聘請適合人才,因此才需「外求」,但現時反要公司因聘請外來專才而勉強聘請本地人員,做法令他不明所以,質疑安排是否為了「令本地人不會難受」的「政治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