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埠「地產戰爭」引國際關注
新一期《經濟學人》刊登報道
【明報專訊】溫哥華華埠奇化街(Keefer St.)105號地產開發所掀起的政治抗爭,近日得到國際刊物The Economist(中譯《經濟學人》)的詳細報道;描述唐人街所面對地產開發壓力。
該篇報道以「溫哥華唐人街的地產戰爭」為標題,刊登在《經濟學人》最新一期的美洲版位之內。
文章引述了保育人士Melody Ma說,她在溫哥華長大期間,華埠的變化並不是太大。可是自從2010年溫哥華舉辦冬奧之後,溫市中心開始變成高樓大廈的森林。
樓價不斷飈升,過去三年之間,漲幅接近六成,部分原因是來自中國,而非本地居民的投資者。但直至最近,這些投資者對於唐人街都加以迴避,因為這一地區靠近溫哥華的市中心東端;房屋破舊、美沙酮診所與露宿者四處可見。
但開發商在唐人街發現了機會,兩年前,在邊緣地帶興建了一棟17層高的公寓。引起華埠保育人士的警惕;開始組織抗爭。
抗爭的焦點是,奇化街105號的地皮究竟應該興建何物的問題。
文章指出,該塊地皮目前只是一塊平地,並無可觀之處。但周邊有華埠重要的文化設施,包括紀念鐵路華工與參軍華兵的先僑紀念碑、中華文化中心文物館、中山公園等。Melody Ma形容為華埠神聖的中心點,質疑在這一地點興建高樓是否恰當。此外,也有人擔心高樓一旦建成,會把附近的租金拉高,對低收入居民不利。
該篇報道引述保育人士說,希望這一個停車場所掀起的抗爭,能夠將整個地產開發的浪潮遏制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