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為期約3個月的冬季流感季節於本周三完結,3個月期間,公立醫院服務緊張,內科病房頻頻「迫爆」,特首林鄭月娥早前向醫院管理局撥5億元紓困。劉允怡表示醫管局過去每年經常開支約500億元,平均每日用一兩億,撥款5億「意義不大」,如同「丟落鹹水海」,建議政府大刀闊斧策劃基層醫療政策,「都未斷好症,怎麽可以亂開藥呢?」
公私營醫療「什麼都不夠」
劉允怡認為,本港公私營醫療系統的醫護人員都不足,「我覺得什麽都不夠,不夠病牀、醫生、護士、營養師、物理治療師等」,加上政府過去着重第二及第三層醫療,「不注重基層醫療,大部分基層醫療都擺在私家診所(處理)」。
現時每逢流感季節,公立醫院需求急增,劉認為是政府錯配資源,「辦醫院是secondary care及tertiary care(第二及第三層醫療),如果(資源)比重不擺在primary care(基層醫療),是解決不到(問題),(市民)有病就去急症室,急症室就冧」。
倡招有識之士規劃基層醫療
劉說投放資源要用得其所,「不是用錢就可以解決問題,都未斷好症,怎麽可以亂開藥呢?」他認同向罕見病、藥費貴的病人撥款,認為該做法目的明確,而5億元相對醫管局經常開支只是冰山一角,「同掉粒石落海差不多,夠支持兩三日,意義不大」,他建議政府招攬有識之士規劃基層醫療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