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局:貿易戰未必失控 中美或且戰且談
【明報專訊】雖然特朗普宣布對不少於500億美元(約3900億港元)規模的中國進口商品徵收關稅,不過措施非即時執行,貿易代表處先要在未來15日內列出建議徵稅產品,列出初步清單後經30日公眾諮詢,才會公布最終清單。因此中美貿易戰會否真正開打,目前至少還有45日緩衝期。而這段期間,中美兩國、環球各國及美國業界的態度,隨時成為左右結果的關鍵。
其中,美國商界對關稅決定持反對態度,包括沃爾瑪等24間大型零售商、Nike等82間鞋業公司、45間美國貿易協會日前分別致函特朗普,敦促不要對中國加徵關稅。國際態度方面,原先英國表明是世界貿易組織(WTO)支持者,「會站在規則的一方」,法國和德國則對美國做法顯得憂慮,然而周四特朗普宣布歐盟及阿根廷、巴西等6個國家獲得豁免鋼材和鋁的關稅,誘之以利去拉攏盟友,或至少可以令諸國在中美貿易問題上保持中立,甚至支持美國。
華「口硬手軟」 仍盼談判達協議
就中國的立場,青島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易憲容指出,最壞的情G自然是貿易戰失控,但這個可能很小。雖然昨日中方的表態明顯趨向強硬,但從祭出的對應手段則見「口硬手軟」,估計中國仍然希望透過談判達成協議。
美國也不是完成拒絕和解,特朗普此前曾開出條件,要求中國把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減少1000億美元(約7800億港元),然而《金融時報》分析文章直指難度極高。一方面,中國的貿易盈餘正在下降,同時根據美國商務部數字,美國對華(包括香港)貨物貿易赤字去年達到破紀錄的3750億美元(約29,250億港元),加上出口是中國就業職位重要來源之一,故中國不大可能積極減少對美國出口。
華難減對美出口 進口大單難填7800億缺口
相反,中國可透過向美國購買農業商品、波音飛機或能源等巨額進口大單以減少貿易赤字,但顯然不足以填補1000億美元的缺口,加上在中國眼中,美國禁止向中國出口高科技產品,也應該為貿易逆差負責。
可引導人幣貶值利出口 限制美企入華
易憲容表示,中美可否達成協議,目前仍難確定,雙方隨時「且戰且談」。中國可以反擊的手段亦不只反制裁關稅,還包括引導人民幣貶值以刺激出口;限制美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給予美國競爭對手最惠國待遇;限制中國公民赴美,甚至大幅拋棄美債這種比較殺傷力大的手段。
至於美國同時以「301調查」結果向WTO提出訴訟,易憲容稱,WTO的爭端解決機制要花費數年時間,美國若覺得真的有作用或贏面高,就不會先啟動本國的301調查。
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