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3.21
    星期三

文化專題:天生體障 何來傷殘?

[2018.03.21] 發表
郭立椿(圖:楊柏賢)
電影《大娛樂家》描述主角把一眾「怪胎」帶到馬戲團舞台,郭立椿說就如同人們愛觀賞體障者「表演」。(圖:二十世紀福斯影片)
郭立椿希望兒女開心快樂,最重要是不能人云亦云,例如看到升降機內的安全提示,就以為電動輪椅很危險。(圖:譚舒雅)

【明報專訊】郭立椿的卡片列有整整11個名銜:高等法院特准個案經理、英國腦創傷個案經理協會會員、香港耀能協會家居職業治療座椅服務經理、英國國家射擊總會會員及合格靶場指揮官……他患先天大腦麻痺,不良於行,要以輪椅代步,因而頂茩茪j肚子。他打趣道:「我就生得出豲漶C」他常笑,笑聲分兩種:一種是「哈哈」式大笑,一種是「哼哼」式苦笑,彷彿受過的委屈和侮辱,都在那笑聲帶過了。

體障必比健全弱?

郭立椿對語言文字十分敏感,他說:「10年前開始,我已提倡不要用『傷殘』、『殘疾』這些字眼。如果『傷殘』放在我身上(不妥當),我沒受過傷,一出生就是這樣。就算是受過傷的都痊癒了,斷了腿,傷口早已治好、收口(癒合),沒有流膿、發炎。然後是『殘』,哪堙y殘』?我賺到點錢,養大兩個孩子,有些貢獻。」他續說:「還有『殘廢』,廢喎,什麼叫『廢』?所以我們仿效台灣用『體障』,身體障礙。」

郭立椿說人有不同特質,體障只是其中一種;他討厭社會過度抬舉體障者的成就:「當你說:啊,他很叻仔,懂得駕車。即你覺得他應該不能駕車?嘩,好叻仔,他開了一家薯條店或三文治店,你覺得他們應該做不了生意,應該拿綜援?」他曾表示討厭「身殘志堅」的標籤,彷彿有「我們比別人弱的潛台詞」;他又討厭「雖然……但是……」的句式:「雖然他要坐輪椅,但有個年輕貌美的老婆。意思即是:你應該沒有老婆,你有就真是『雖然……但是……』了,哼哼。」他說:「表面看社會好像進步了,內堣揭釩飫痦`柢固的看法:你身體弱能,與人的能力是掛u的。他們覺得有一部分是極端的、特別的,如Stephen Hawking(霍金),突然看到Andrew Kwok(郭立椿)懂講英文,就好意外;見到你有老婆、兒女,就很奇怪,當成榜樣歌頌,感動香港……我反對這種看法。現在很多歐洲先進國家已習慣障礙者讀大學、研究員、博士,與普通人一起成長,你就不需再訪問這些人了。我希望香港有天都是這樣。」

一味誇讚 就是尊重?

「我喜歡用sample告訴你我的理念是什麼。」身為香港首個考得車牌的輪椅使用者,郭立椿早前出席法律系聚會,人人(包括老朋友)總愛問他怎樣來,他說:「你管得我怎樣來,你覺得我來不了、覺得我不懂來、覺得我來很困難嗎?明知我駕了30多年車,我當然是駕車來的。當告訴他我駕車來,又問駕車麻煩嗎?很有愛心似的,但勞煩你,不要那麼『低B』。你當我是什麼人,問這麼低檔的問題?」

郭立椿出席過用腳畫畫的體障畫家的畫展,如此回憶道:「有媽媽帶孩子去,就是看這個畫家畫畫。這個太太大聲說:『阿仔!看別人失去一雙手,用腳都畫得這麼好。你多花心思學畫畫,要比他更厲害。』然後就走人了。這代表什麼?」他頓了頓說:「又或者,另外一群『大粒佬』,圍茧e家說:『真的很厲害,用隻腳畫,無得頂。』之後拿荌s杯到一旁拍照,然後離開了。代表什麼?他們未看幅畫。次次我都哭的,是真的哭,想起也會哭。這就是香港人,這就是我們的文化。你究竟是,哼哼,來看他們的畫作,還是來看表演?還是你付了錢,安排這個地方給他,想別人來看你做好人?如果我是那個畫家,我一定不會開(畫展),即刻就走。」

他又提到港鐵升降機中對電動輪椅使用者的安全提示:「使用電動輪椅的乘客請以相當於步行的速度行駛。」《殘疾歧視條例》提及,如果特別對「殘疾人士」施加要求或條件,即屬違法。他到過平等機會委員會投訴,可惜不受理。他憤怒地說:「不是『崩口人忌崩口碗』的問題,不是被他踩中我條尾的問題,是說道理的問題。如果你說電動輪椅撞到人,給我數字吧!」憤怒源於無奈:「如果街上多人行,別人會說:這麼多人,你不應出來,這是很正常但無理的說法;當有很多人在走,一般人會後腳踩前腳,不小心有人碰到我,後面那個人會說我撞到他;如果有人玩電話撞到我,又會說我撞到他。」他說:「我準備有個訴訟,由我個人提出。我有空才做,因為太浪費我的時間了。」

同是體障 人人不同

郭立椿很忙。訪問期間有電話打來,郭太代為接聽,原來是他為體障者訂尿片的電話。妻兒居於倫敦,他早前回倫敦兩個月,又到曼徹斯特公幹,訪問後10多天又起程往倫敦工作。小學時,他畫過一隻趴在地上的鷹,他說:「我現在還覺得自己是趴在地上的鷹,不過已經飛起來了。我覺得我是trap in this body,雖然不嚴重,但我內心是一隻鷹,四處飛、四處去。」

因行動不便,郭立椿小時候常待在家,直到1967年特殊學校香港紅十字會甘迺迪中心創校,他才獲小學取錄。那年他9歲,用3年追回6年的小學課程,是全班唯一一個升讀普通中學的。校長方心淑對他影響很深:「她認為每一個有身體障礙的孩子都應平等而有智慧地長大,不單是一個接受福利的人,而是要服務世界的人。」小學時他與同學互相幫忙,晚上留宿時他為無法活動的同學拿尿壺;旅行時同學為他推輪椅,他則負責看地圖。他又為失明人士讀書、錄音,神氣地說:「因為我口齒伶俐,哈哈哈。」他小學時已教英文掙錢;升讀香港中文大學英文系後,他配音、拍片,又到教會教英文,那時太太是他「其中一個美女學生」。他笑茼^憶如何在巴黎鐵塔向太太求婚,她又如何哭茧社野L。他還愛炫耀他的孩子:女兒是臨H心理學家,正修讀相關碩士課程;患嚴重讀寫障礙的兒子大學成績名列前茅,現為產品設計師。郭立椿說所有孩子都是「天賜的禮物」,他補充:「或者說,每人都是獨特的。我在大學教一年級,人人都喚我『蘋果先生』,因為我第一課就要大家圍一個大圈,每人拿一個蘋果,辨認每個蘋果的特色,結論就是:每個蘋果都有它特別的地方,與人一樣。你說是『傷殘人士』,也不是人人都一樣的。」

■知多?

委婉語

以前人們把體障者稱為「殘廢」,後來雅稱為「殘疾」、「體障」,都是委婉語的一種。委婉語的出現,是為了避免觸犯民俗禁忌,亦為免別人感到不快或不敬。前者如中國人忌諱死亡,把死形容為「往生」、「歸天」、「賣鹹鴨蛋」,又把廁所雅稱為「洗手間」;後者如分手時與對方說「配不上你」、「個性不合」,或把妓女稱為「性工作者」、把聾人稱為「聽障」,連「豬肉佬」亦變成「肉類切割員」。委婉語顯示人們的語言運用更警惕,尤其對不同族群的人,大家嘗試卸去他們身上的負面標籤,給予更多關懷。但有時過度警惕亦會造成歧視,需多加留意。

■延伸活動

徵文比賽

《非常人物生活雜誌》正與平等機會委員會合辦徵文比賽,鼓勵大眾以800字分享推動共融的建議、與體障者相處、工作的經歷,或相關歧視事件。比賽設青少年組(18歲或以下),3月31日截止報名。

文:譚舒雅

圖:楊柏賢、譚舒雅、二十世紀福斯影片、香港電台

[語文同樂 第307期]

更多教育
視聽之娛:真實學問 從科幻電影學起
【明報專訊】復活節假期快到,在氣溫、相對濕度不斷上升的日子,不想在家發呆,不如逃進電影世界發個科幻夢。俄裔小說家納博科夫曾言:「科學離不開幻... 詳情
書與人生:荒謬下書寫我城小歷史
【明報專訊】你對香港有歸屬感嗎?香港作家蔣曉薇的劇作《秋鯨擱淺》中,主人公對香港漸生疏離感,對前途感困惑絕望。她認為與其聚焦於自身絕望,不如... 詳情
書香光影:若世上沒了電話……
【明報專訊】評者:郭紫諾(香港真光中學,中六) 小說《如果這世界貓消失了》堙A年僅三十的青年突悉罹患絕症,只剩半年壽命。茫然之中,魔鬼... 詳情
Spotlight﹕Meet the mascots
【明報專訊】Who are the two cartoon characters on the paper fans? They look ... 詳情
Meet the mascots
【明報專訊】Designed by Ryo Taniguchi, who graduated from Cabrillo College i...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