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長王毅昨在全國人大的記者會上談及中美貿易摩擦時警告,選擇貿易戰是「抓錯藥方」,結果只會損人害己,中方必有回應。王毅表示,中美可以有競爭,不必做對手,更需當伙伴,並強調中國不會也不必取代美國在國際上的作用。他又透露,中美雙方目前正在為下一步實現兩國元首以及各個級別的交往,拓展各領域的合作在進行有效溝通。
兩會採訪組 北京報道
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宣布對進口鋼材及鋁格徵新關稅,被視為對華貿易戰的先聲;特朗普又揚言「貿易戰是好事」,有信心能輕易取勝,引發外界擔憂。
《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稱,美國政府已要求北京制訂計劃,將美國對華貿易逆差減少1000億美元。有關問題亦在全國兩會上成為焦點,繼剛剛訪美的中央政治局委員、中財辦主任劉鶴前日指中美同稱不打貿易戰後,王毅昨日再回應稱,歷史的經驗教訓證明,打貿易戰從來都不是解決問題的正確途徑,尤其在全球化的今天,選擇貿易戰更是「抓錯了藥方,結果只會損人害己,中方必將做出正當和必要的反應」。
王毅表示,作為兩個利益高度融合的大國,作為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經濟體,中美既要對兩國人民負責,也要對世界各國負責,希望雙方心平氣和地坐下來,通過平等和建設性對話,共同找出一個互利雙贏的解決辦法。王毅並重申中國歷來是貿易自由化的堅定支持者,也是亞太區域合作和經濟一體化的重要參與方,希望亞太各種不同的自貿安排能夠彼此溝通協調,形成良性互動,從各自角度為抵制貿易保護主義、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發揮建設性作用。
王毅說:「如果說中美之間有競爭的話,那也應該是良性和積極競爭,這在國際交往當中也是很正常的。換句話說,中美可以有競爭,不必做對手,更需當伙伴。」他指中國要取代美國在國際上的作用的說法是「根本性的戰略誤判」,「中國愈發展,愈能為世界作貢獻」,強調「中國實現自身現代化的道路還很長,我們不會也不必去取代美國的作用」。
被問到「中國威脅論」時,王毅稱,中國是全球經濟增長、減貧事業、維護世界和平、參與全球治理及維護貿易自由化和開放型世界經濟的主要貢獻者,「只要不懷有偏見,不奉行雙重標準,從中看到的絕不是什麼威脅,而是滿滿的機遇,所謂『中國威脅論』可以休矣」。
談印太戰略 籲「勿搞小圈子」
對於美日印澳4國加強合作的「印太戰略」,王毅指,確有學者和傳媒渲染「印太戰略」是為圍堵中國,但4國官方立即表示無意針對任何國家,期望他們能夠言行一致,「當今時代,再挑起冷戰已經不合時宜,再搞小圈子對抗更沒有市場」。
另外,王毅還談到朝鮮半島問題、中日關係和南海問題等(見表)。會後,王毅被記者追問中梵何時建交,他聞言先是大笑,後答「你着急了」,沒有作更多回應,隨即揮手道別,離開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