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3.02
    星期五

卷二練筆﹕寫作教室(一) 遣詞造句之動詞妙用

[2018.03.02] 發表
(跳 / 躍 / 飛)(圖:法新社)
(閃 / 避 /逃)(圖:法新社)

【明報專訊】2017寫作卷考評報告:「表達方面……可是敘事、描寫和抒情的文筆,整體而言尚覺平常和累贅」,這段引文點出了考生遣詞造句的缺失。筆者將一連數期談談「遣詞造句」的方法。

「遣詞造句」的學問一直為古今作家所重視,宋代詩人王安石寫過一首七絕,題為〈泊船瓜洲〉,詩云:

「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祇隔數重山。春風又____ (到 / 過 / 入 / 滿 / 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請選出最佳的字詞,使詩意完整)

答案為「綠」。有關此字的敲定,據洪邁《容齋隨筆》記載:王安石這首詩,「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註曰:『不好』,改為『過』,復圈去而改為『入』,旋改為『滿』。凡如是十許字,始定為『綠』。」

「綠」是作者經反覆推敲多個「合資格」的字後才選出來的。作者巧用「綠」字,為後人所津津樂道,稱譽「它」不但如實反映了變化的過程,充滿動感,給人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這個文壇佳話足以看出詩人煉詞鑄句的匠心,我們從中可以體會到用詞的重要。

詩句生動不生動,精彩不精彩,往往取決於它的動詞。用得好,則詩句生動;用得不好,則詩句乏味。寫詩固然與寫文章不盡相同,然而煉詞鑄句的匠心卻如出一轍。作品能否喚起讀者的心靈,生動傳神的動詞理應居功不少!同學不妨試做下列練習,看看能否選出「最佳」動詞。

(答案見另文)

(一)

看準了一個起點,我便兩袖兜着清風跑將起來,儘管沒有鳴槍的口令以及起跑前的張力,我仍舊感覺到像兔子躍出柵欄,奔向覆滿視野的綠意時的那種快感,而且一種動感的頻率把我推向速度的行進,先是腳掌隔着運動鞋底接觸到泥土的質感,隨後兩手握着拳頭似鐘擺交替(1)____(搖動 / 晃動 / 變動),而當髮際(2)____(吃 / 嘗 / 吮)到風的鼻息,(3)____(爬梳 / 演變 / 進化)成一股悠長的紋理,彷如一切的牽掛、思慮都「拋在腦後」。我覺察到自己正帶動空氣,輕風恣意地從衣襟、袖口(4)____(流入 / 鑽入 / 進入),(5)____(搓揉 / 接觸 / 觸碰)肌膚,遂為自己的奔馳而起了莫名的感動。

—— 2017 DSE閱讀卷篇章一,劉裘蒂《跑道》(第一段)

(二)

可是這兩組這十個人的活動,卻把我的心神(6)____(攝住 / 吸引 / 凝住)了。他們的身體這樣地輕,腿這樣地健,才奔向這一角,剎那間已趕到那一角了,正同於絕頂機敏的獵犬。他們的四肢百骸又這樣地柔軟,後彎著身軀會得接球,會得送球;橫折著腰肢會得受球,會得發球;要取這球時,(7)____(跳 / 躍 / 飛)起來,(8)____(衝 / 走 / 行)前去,便奪得了;要讓這球時,(9)____(閃 / 避 /逃)過點,(10)____(蹲 / 走 / 跪)下點,——甚至故意跌倒在地上——便避開了。

——《籃球比賽》葉紹鈞

(三)

上幼稚園,把天真(11)____(請填寫一個兩字詞)了;上小學,把童年(11) ____了;上初中,把快樂(11)____了;上高中,把思考(11)____了;畢業,把學業(11)____了;上班,把個性(11)____了;戀愛,把理智(11)____了;生子,把身材(11)____了;房貸,把下半生(11)____了;結婚,把激情(11)____了;離婚,把財產(11)____了;經商,把底線(11)____了;出國,把祖宗(11)____了;上facebook,把隱私(11)____了。

—— 網絡文章(佚名)

◆2017寫作卷考評報告建議:「詞彙積累不足,遣詞用字自然難以精煉和富有變化……故此,日常用心生活,多觀察、想像、閱讀為提升描寫能力的不二法門,只有經思考和提煉的素材才可以凸顯立意。」同學遣詞造句時,不妨多加思考,反覆比較可能的用字,最後根據其效果優劣定奪。所謂「新詩改罷自長吟」,要做到字字珠璣也非難事。

文:語文工作者 揚日

圖:法新社

[語文同樂 第302期]

更多教育
綜合精練.開放日.書信:
【明報專訊】題目﹕ 試以古樹中學學生會會長孔鉅正的身分,撰寫書信給學生會顧問老師,說明開放日的主題;再選擇一個新增學會計劃,舉出支持該... 詳情
綜合精練﹕做一做
【明報專訊】同學下筆前,不妨先回憶過往所學。 (1) 整合拓展 【整合】 主題1 ____________________... 詳情
綜合精練(續)﹕評分表
【明報專訊】(請看附圖) [語文同樂 第302期] 詳情
【明報專訊】勿忘初心 問︰蒲sir,有人說學校的班級旅行已失去意義,大可不搞,你同意嗎?試談談你的看法。 答︰我知道你稍後要練口... 詳情
中華智叻星:閱讀煉文筆
【明報專訊】藍天小學「鬥嘴一班」和小四S班交流,打成一片。《鬥嘴一班》 (下稱《鬥》)系列的作者卓瑩(圖)也來分享兒時的閱讀趣事及寫作心得。...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