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小留學生心理健康堪憂
自理能力有限 不善溝通 壓力無處釋放
有心理學家指出,加拿大華裔低齡留學生群體由於自理能力欠缺,溝通渠道有限,容易引發綜合性心理問題,而獨自在外的華裔留學生更容易因父母只關心學業成績而產生隔閡,從而導致心理問題頻發,心理健康狀況令人堪憂。明報記者馬卓然
2月份是卑詩省的心理健康關注月,就華裔中學留學生群體的心理健康問題,心理學博士Mandy Chen分析可能造成該群體心理問題的原因。
她表示,首先,低齡留學生大都住在寄宿家庭,除一日三餐以外無人照料日常生活,而他們自理能力有限,也不善於與寄宿家庭溝通,結果造成多方面問題,包括飲食習慣、生活環境以及睡眠問題等。其中以睡眠問題尤為嚴重。
她稱:「有的寄宿家庭到深夜還很吵鬧,影響到小留學生們休息,因此造成的嚴重失眠問題更容易同時引發情緒不穩定,生理以及心理方面的問題。」
其次,孤獨與歸屬感的缺失造成華裔留學生的心理壓力無處釋放。她解釋:「小留學生獨自生活在這邊,往往遇到問題無處可講。在學校中語言不好,交友圈很小,無法融入本地學生群體。因此社交方面的問題,加上課業壓力與思鄉情緒等,共同導致了巨大的心理壓力,使他們無法面對。 」
此外,小留學生因為與父母的遠距離溝通容易產生隔閡,更加深了無助感。她說,有學生找她反映說,自己感覺父母已經完全無法了解自己在這邊的生活了,父母只關心學習成績而不願理解他們的心理狀態。
Mandy Chen指出,父母應積極關注子女的全面成長,主動聆聽他們的內心感受而非學習成績至上。「對於孩子的個人成長,父母需用全面的眼光來看待此事,不要將成功的定義局限於學業上,而是應該看重個人能力的全方位發展,例如社交能力,溝通能力與情緒發展能力等。」
關於親子溝通方面,她認為重要的是,父母需要讓子女感受到自己對他們是真正的關心,理解他們的心理壓力,而非僅在意他們的學習成績。
她建議: 「家長不要總是用批判性的語言來指摘孩子的某些行為表現,更應該關注表象背後潛在的心理因素,以溫暖友好的態度與孩子積極溝通,詢問他們的心理感受。」她說,要讓子女知道,無論發生什麼事情,父母和家永遠是他們最溫暖的港灣,會永遠在背後默默支持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