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移民律師王仁鐸與法律公證人兼移民顧問任立三均認為,申請中國農民工到本地任清潔工人的計劃,成功機會微乎其微,他們也從未聽過從中國聘請農民工來加國任職清潔工人的「移民計劃」。
王仁鐸指,本地清潔工人並無短缺情況,從中國「輸入」農民工任清潔工人的做法,幾乎沒有獲批機會。
王指,他本人從未聽過從中國聘請農民工前來本國任清潔工人的「移民計劃」。他指,本地就業市場中,清潔工人並不是特別難招聘的行業,因此如要申請一個人來加當清潔工人,獲批的機會極低。
任立三則指,清潔工人是屬於低技術勞工中最低端的級別。他直言:「輸入農民工為清潔工人的計劃,聽起來不太對頭。」
兩人均表示,中國農民工如果是申請來本國從事農耕行業,則相對較為合理,因為農耕工作有可能牽涉到一些專門技術,加上農務工作多數屬於季節性,因此申請他們前來的僱主,如能提供足夠理據,證明在本地難覓人才,移民部如認為合理,亦會批准。
對於這些「移民項目」參與者能夠如何從中獲利?王仁鐸坦言難以估計,但他說,以本案為例,每名農民工需支付超過一萬元,當中或包括很多重的費用及拆帳。而任立三則相信,每名農民「參與項目」支付實際費用,或許高於一萬元。
他並提醒,本國多個省份都已立例禁止向尋找工作機會的準僱員收取介紹費用,但向僱主收取轉介費,則是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