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1.26
    星期五

閱讀篇章﹕〈不老的山田:浮世之鏡〉 - 張文光

[2018.01.26] 發表
導演山田洋次
經典電影系列《男人之苦》,一直拍到四十八集,直至主角渥美清離世為止。

【明報專訊】(第1段)山田洋次八十五歲了,創作依然旺盛。

(第2段)拍過向小津安二郎致敬的《東京家族》,轉入日本現代家庭的題材,以喜劇形式拍了《x煩家族》,如今已拍至《x煩家族2》了。

(第3段)熟悉山田洋次的觀眾,自然想起他的經典系列《男人之苦》,一直拍到四十八集,扮演寅次郎的渥美清逝世為止。

(第4段)影迷仍然懷念寅次郎:一生求愛,一生失戀,一生流浪。每一次流浪,總有一場單戀;每一次失戀,總會返回故鄉;每一次回鄉,總與家人吵架;每一次吵架,主題音樂響起,告別了妹妹櫻花,再次帶蚋瞼祧c,離開東京柴又的老家,出走天涯。

(第5段)不斷重現的情節,影迷已心知肚明,只是換了漂亮的女主角,吸引影迷一集一集的追下去,笑聲不斷,帶茪戙u和人情,像永遠孤獨的浪人,走向唏噓的遠方。

(第6段)歲月不留人,渥美清逝世了,電影的寅次郎故鄉:東京柴又,設立了紀念館。離世二十多年了,影迷仍遠道而來,到柴又紀念老朋友渥美清。

(第7段)旅人剛踏出柴又火車站,便看到寅次郎的銅像:不搭調的西裝和拖鞋,吊兒郎當地挽茈祧c,回望故鄉的街道,有點不捨,但又要前往遠方。

(第8段)沿荇膉S曲折的街道,可經過所有寅次郎生活的地方:家庭、商店、鄰舍、寺廟、江戶川的河堤。河邊的大草地,是寅次郎臥看浮雲流水、發白日夢的地方。

(第9段)如今,江戶川畔已建了寅次郎紀念館,擺設了電影的場景、劇照和道具。最有趣的是,每一個讓寅次郎陷入單戀的美麗女子,影像都印在牆上,成為歲月的回憶。

(第10段)人們常說,山田洋次是庶民導演,喜劇《男人之苦》是他的代表作。然而,山田洋次只希望,他的電影給觀眾帶來娛樂,他說:「讓頭腦不怎樣高明的知識分子笑,其實很簡單;但逗那些一輩子腳踏實地、認真做事過活的人笑,卻不是容易的事。」

(第11段)寅次郎所以讓庶民歡喜,是他赤子之心和淳樸的臉,時而任性,時而闖禍,時而自卑,時而自大,像浮世的一面鏡子,照見人間的自由和美善。

(第12段)但《男人之苦》已走向終章,忽然有《x煩家族》重新出發,山田洋次的影迷怎不驚喜,等待一年一度的東京物語。

(第13段)山田洋次的電影,常帶有人間的情義。很多年前,他在《只想拍電影的人》說:「藝術應該讓人心胸開闊、心情舒暢,可以看得更寬廣、更高遠的東西。」

(第14段)他是晚熟的導演,年紀愈大,對家庭的關切愈深,這大抵是《東京家族》之後,接連拍《x煩家族》的原因。

(第15段)《x煩家族2》三代同堂,偶有摩擦和爭執,背後仍有親情和愛,相較電影堬Y清的獨居老人,已是極大的幸福。

(第16段)電影笑聲過後,很快轉化為獨居老人的孤單,帶出日本常見的孤獨死。曾在東京生活的中國作家陳希我,寫了一篇文章〈孤獨死〉,描述他搬過幾個住處,都有孤獨老人的鄰居,過茞M冷的生活,獨自走到生命的盡頭,有時死去了一段日子,鄰居和親人都不知道。

(第17段)陳希我感慨萬千:「即使美好的社會,老人也是一個殘酷的存在。」

(第18段)孤獨的痛苦不在於死,而是人生的孤單,山田洋次的電影,笑聲背後是獨居老者的悲哀,如山般重,如海般深。

(〈不老的山田上、下〉,刊於《明報》副刊「三言堂」專欄,2017年6月22日及25日)

(為設題之便,本文有所刪節,段落安排亦有變動)

■閱讀材料簡介

本篇閱讀材料介紹著名日本電影導演山田洋次。介紹名人,自然要抓緊名人的身分、成就。山田洋次是名導演,當然要介紹其名作,這點毋庸置議,但山田的名作不少,若逐一介紹,文章易寫成「流水帳」,讀來煩瑣。作者張文光先生舉重若輕,擷取山田電影的特點,介紹兩個系列──既有共同之處,亦有變化、發展──以小見大,即使讀者未看過山田作品,亦可從文章窺見山田電影的風格與成就。

■學習要點

「敘事觀點」與「視點轉換」

敘(同「禳v)事有「敘事者」,有「敘事者」就有「敘事觀點」。

「我從十二歲起,便在鎮口的咸亨酒店媟竁棜p,掌櫃說,樣子太傻,怕侍候不了長衫主顧,就在外面做點事罷。外面的短衣主顧,雖然容易說話,但嘮嘮叨叨纏夾不清的也很不少。」「我從此便整天的站在櫃^堙A專管我的職務。雖然沒有什麼失職,但總覺得有些單調,有些無聊。掌櫃是一副兇臉孔,主顧也沒有好聲氣,教人活潑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幾聲,所以至今還記得。」

──魯迅《孔乙己》

上述引文出自不少同學熟識的《孔乙己》。敘述孔乙己的「敘事者」是故事中的小夥計,故事中的「我」,採第一身的「敘事觀點」敘事。「敘事觀點」依「形態」區分有:全知(神知)、旁知;依「人稱角度」則可分為:第一人稱、第二人稱與第三人稱。

「全知」即「無所不知」;「敘事者」可以知悉事件的來龍去脈,故事中人物的內心世界,讓讀者可以用「全景」方式,看透事情的一切。「旁知」就是藉助故事中某個人物的感官、心理敘述故事,讓讀者代入「敘事者」 去認識故事。上引文《孔乙己》就是用「旁知」觀點寫成的。

理論上「敘事者」在故事中出現時,總離不開以第一(我)、第二(你)、第三(他)三種「人稱」形式出現,但事實上以「你」敘事者方式寫成的文章並不多;一般讀者看以這種人稱寫成的作品,容易有很「別扭」的感覺:文章像硬把所見套在讀者身上。

「敘事觀點」既有上述變化,作者有時便會運用這些變化敘述故事,務求營造不同的寫作效果。本篇閱讀材料也運用了「視點轉換」,使文章寫得生動、可信。

圖:資料圖片、網上圖片

[語文同樂 第296期]

更多教育
綜合精練.專題文章:推廣心理健康
【明報專訊】題目﹕ 香城社會福利署正舉辦徵文比賽,邀請中學生發表對推廣心理健康活動的意見。試以高芳芳的名義,撰寫文章一篇,先說明保持心... 詳情
城市沙龍﹕廢青的兩個世界——我看《便利店人間》
【明報專訊】如果沒有了規條,我們能活得像人嗎?如果只按?規條而活,是真正人的生活嗎?日本女作家村田沙耶香的最新小說《便利店人間》,以日常生活... 詳情
中華智叻星:吃看糖畫
【明報專訊】走進糖果店,會看到不同款式的糖果。中國古代亦有人以糖漿畫圖案和文字,做出好看又好吃的糖畫。周幸希(嘉諾撒聖心學校私立部,六年級,... 詳情
中華智叻星:以糖漿製糖畫
【明報專訊】「糖畫先生」高曉明(K)不時到市集、展覽擺攤,又常常舉辦工作坊。他教幸希和鴻熹認識糖畫工具,並製作糖畫,以糖漿畫出表情符號(em... 詳情
古孩趣:文學神童駱賓王
【明報專訊】唐初有四位著名才子:駱賓王、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傑」。他們才華橫溢、文學創作能力高,其中駱賓王更是神童,《新唐書》記...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