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上月初宣布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後,阿拉伯世界雖然有表態反對,但反應被指冷淡。《紐約時報》上周六引述一段錄音,顯示埃及情報官員促國內知名清談節目主持人低調處理耶路撒冷爭議,甚至協助說服觀眾接受事實,與開羅官方對外口頭上的抗議反應大相逕庭。
《紐時》透過一名立場撐巴人和反對埃及總統塞西的中介人取得錄音,顯示埃及情報官員霍利(Ashraf al-Kholi)向這些主持表示,埃及會公開譴責這項決定,但與以色列爭執並不符埃及國家利益,因此要求主持與其譴責這次決定,不如游說觀眾接受事實。他舉例稱,可以用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總部所在的拉姆安拉(Ramallah)來作比較,錄音顯示他反覆說:「耶路撒冷跟拉姆安拉實際上有什麼分別?」
主持人確認錄音屬實
其一主持人麥加赫德(Azmi Megahed)認同說:「確實是這樣。」麥加赫德向《紐時》確認錄音屬實,直言不介意錄音內容曝光,他說:「另一次巴人起義並非好事……(對於那些不同意的人)你應有巴士接載那些願為耶路撒冷而戰的人,並真的接他們過去,如果你們那麼堅強,就去戰鬥吧,人們已厭倦了口號。我只關心自己國家的利益。」其他被霍利游說的主持人都有接受建議。
促說服觀眾接受事實
上述說法與埃及官方表態大相逕庭:埃及國營媒體曾報道,塞西曾私下向特朗普表達抗議,與政府關係密切的埃及宗教領袖則拒絕與到訪的美國副總統彭斯會面,又在聯合國安理會提交要求扭轉特朗普決定的決議案,但華府動用否決權阻撓。
埃及和阿拉伯盟友曾三次為巴勒斯坦與以色列開戰。阿拉伯世界國營或親政府新聞媒體在耶路撒冷問題上噤聲又或反應冷淡,早已引起注目。《紐時》形容,阿拉伯大國數十年來一直公開批評以色列對待巴勒斯坦人的方式,但私下默許以國持續佔領巴勒斯坦人領土。面對伊朗、穆斯林兄弟會和「伊斯蘭國」武裝和「阿拉伯之春」浪潮等共同敵人,阿拉伯領袖不惜走近昔日敵人的以色列,甚至形成實際上的同盟,只是礙於一般民眾對巴人的同情,皆公開譴責特朗普的決定。沙特國王薩勒曼也有公開反對特朗普的決定,但《紐時》去年曾指王儲穆罕默德私下要求巴人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放棄日後定都東耶路撒冷,利雅得否認。(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