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識唔識﹕立會修改議事規則
【明報專訊】建制派提出的立法會《議事規則》修訂2017年12月在爭議聲中通過,令泛民主派日後的「拉布」空間收窄。另外,第13屆港區人大代表選舉完成投票,新一屆36名港區人代誕生。以下為香港、中國、世界12月的部分新聞事件,看看「你識唔識」!
◆填充題
立法會2017年12月15日通過建制派提出的《議事規則》修訂,大幅減少泛民議員可用的「拉布」工具,立法會主席擁更大權力。民主派明言擔心他日議會審理《基本法》第23條等可快刀斬亂麻地通過;建制派則強調修訂只是讓立法會回復理性莊嚴,不容民主派再濫用規則,稱修改並非「杜絕拉布」。民主派今後若要靠拉布抵擋爭議法案通過,只能在1.______通過後,於審議法案條文的「全體委員會」階段無限次發言,拖延審議時間。
商界議員2._______代表38名建制派提出修改《議事規則》決議案部分內容:
.把全體委員會會議法定人數門檻由全體議員二分之一(35人)降至20人
.將達20名議員提交呈請書即可成立專責委員會進行調查,提高通過門檻至不少於全體議員二分之一,並發還予3._______跟進
.立法會流會後,主席可以下令在任何時間繼續舉行會議
.主席如果認為休會待續或中止待續動議是濫用程序,可不批准提出或不容討論直接表決動議
議事規則委員會2017年11月曾向內會提交報告,提及秘書處關注有多項修訂或與《4._______》條文不一致,例如75條訂明「立法會舉行會議的法定人數為不少於全體議員的二分之一」,不限於立法會議,亦應用於全體委員會議。而民主派議員提出的修訂建議,在立法會會議上全數被5.______。
[通通識 第49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