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2016年本港堆填區接收廢物量創新高,多種廢物均錄得顯著增長,當中膠袋棄置量達每日690公噸,按年升約6%,數量是4年最高,當中工商業的膠袋棄置量按年升約三成。有環團分析,政府於2009年實施首階段膠袋徵費,至今已逾8年,認為每個膠袋收0.5元已不足以阻止市民濫用膠袋,政府又對商界派發膠袋毫無監管,促政府檢討計劃。 明報記者 馬耀森 環保署:塑膠購物袋少18% 環保署表示,該署日前公布的膠袋棄置堆填區數字,包括購物膠袋、垃圾膠袋和包裝袋,又指該署曾做內部評估,單是塑膠購物袋的棄置量,2016年確有所回升,但仍較2014年未全面推行收費時減少18%,反映徵費措施有效。環保署會繼續留意相關棄置量的情G,以檢討是否有需要修訂計劃。 環保署於2009年7月7日起實行首階段膠袋徵費,並於是年開始在堆填區做塑膠購物袋的棄置量調查。根據該調查,2014年棄置在堆填區的塑膠購物袋約有52.4億個,跌至2015年約39.3億個,減幅高達25%,環保署認為結果反映塑膠購物袋收費有效減少膠袋棄置在堆填區的數量。 不過,2015年4月1日全面實施膠袋徵費後, 環保署自此沒再調查塑膠購物袋棄置量,惟該署每年做的廢物調查顯示,2016年棄置在堆填區的膠袋每天達690公噸,不但是過去4年最高,也是推行全面徵費以來,首度錄得膠袋棄置量反彈(見表)。 綠色力量行政總幹事文志森批評,自2015年起實施全面徵費,所有商戶毋須向政府交代出售膠袋數字,政府自然難以掌握廢膠袋的源頭產生量,對商界派發膠袋量毫無監管。他又指膠袋徵費計劃推行多年,政府向每個膠袋徵費0.5元,作為減用膠袋的誘因可能已消失,應該檢討徵費成效,例如研究增加徵費金額。 1號膠樽棄置量增八成 除了膠袋,2016年棄置在堆填區的1號及2號膠樽亦錄得顯著升幅,每日棄置量合共227公噸,較2015年上升10%,當中1號膠樽升幅更大,2016年棄置量為158公噸,較2009年增加逾八成。綠惜地球推算得出,1號膠樽回收率由2015年7.6%進一步下跌至2016年的5.8%,相等於棄置在堆填區的膠樽高達23億個,促請政府盡快推行生產者責任計劃,減少有用資源被運往堆填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