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12.09
    星期六

年輕人仍想一博 年邁者索性回鄉

[2017.12.09] 發表

多名受訪的外地基層對本報稱,之所以背井離鄉到北京從事「低端產業」,都是因為家鄉收入少、工作機會少,令年輕人都想到京「博一博」。有中年的異鄉人則想到河北石家莊等其他生活成本較低的地方,有較年邁者則表示將會回鄉。

老家收入工作少 乏生存空間

「家鄉放飛不了夢想,北京停不住形骸」,來自吉林的程先生,夢想是當一名演員,並非科班出身的他在京做了將近十年「臨記」,參演過無數影視劇,唯一一個擁有特寫的角色卻是一具只能看到後腦的屍體。由於收入不穩定,在京多年來搬家不下十幾次,從海淀區的地下室搬至通州,而這次的清理行動使他再次搬至北京與河北廊坊的交界。

談到為何不願離開北京回到家鄉,程先生說﹕「因為北京的導演多,開機的劇組多,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能撈上一個角色。但是在老家,基本沒有這個可能。我剛30歲,我覺得還能博一博,沒準過兩年就會有改觀。」

程先生的想法基本代表了在京求職的年輕外地人的普遍心聲。很多行業如速遞、外賣、甚至家電維修等行業,在周邊省份的小城鎮均缺乏生存空間。即使中型城市有類似職位,但收入也不夠北京高,掙到的錢亦難以應付家鄉不斷瘋漲的樓價和節節上升的婚禮禮金,使得打工者願意選擇留京工作。

商販在京廿載 盼異地發展

來自溫州的陳先生在京從事批發工作已近20年。如今其所安身立命的店舖也隨着市場的「升級改造」被拆除。無奈中他依靠一輛貨車在市場旁邊擺地攤,寄望能盡快將積壓的貨品減價銷售出去,提前回家過年。「聽說馬雲在石家莊那邊投資了一個商城,入駐免10年租金。我們溫州的老鄉都過去了,我打算明年也去看看。」來自河南的馮先生年逾60,此前在發生火災的大興新建村一個工業大院做看更,他是唯一一個向記者明確表示將回鄉的外鄉人,原因則是兒子兒媳將到京打工,恐老伴一人照顧兩個孫子過於辛苦。

更多中國要聞
中國科研新成果 「粘沙成土」令沙漠變綠洲掀爭議
【明報專訊】中國一直飽受沙漠化的問題困擾,重慶交通大學力學教授易志堅的團隊經多年試驗,近日研發出一種可讓沙漠變成土壤的黏合劑,並將這發現成... 詳情
【明報專訊】中國首位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本土科學家屠呦呦的舊居成為浙江省寧波市首批被保護的歷史建築之一,7日舉行掛牌儀式。據報道,屠呦呦193...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貧富懸殊問題嚴重,當局近年積極推動扶貧工作,惟國家審計署周五(8日)發表報告,指出多項政策措施未有全面落實。多個扶貧縣被揭發... 詳情
「中國極限第一人」失手墜樓亡
【明報專訊】曾做演員和武行(龍虎武師)的90後內地男子吳詠寧,今年初開始以「極限-詠寧」微博帳號發放挑戰極限的驚險短片,經常徒手爬上高樓或塔... 詳情
陝西6歲仔受虐致75%顱骨缺損
【明報專訊】陝西6歲男童鵬鵬(化名),因長期遭繼母以罰跪、罰站、捆綁、反鎖等方式虐待,今年3月被送院後證實75%顱骨缺損、腦袋嚴重變形,視...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