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河南安陽殷墟博物館,民眾被甲骨文所吸引。(中新社)
放大
 
甲骨文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圖為〈萬象甲骨〉長篇現代舞表演。(新華社)
放大
 

其他新聞
2020年高鐵達3萬公里 覆蓋八成大城市
連結粵浙商業重鎮 廈門將增多條新高鐵線
中國計劃月球建科研站 對極區進行深入探測
中國核武研究取得突破 神龍二號通過驗收
京幼園虐童 家長索退款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中國
 甲骨文入選世界記憶名錄

中國申報的甲骨文順利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工程國際諮詢委員會評審,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這是中國繼2015年申報的《南京大屠殺檔案》後再一次入選的項目。甲骨文是中國迄今發現的最早文字,出土於河南安陽殷墟遺址,是3000多年前商代後期用於占卜祈禱的文字,與漢字發展一脈相承。

《世界記憶名錄》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指標性項目之一,創建於1997年,每兩年評審一次,主要作用是對全世界正在逐漸老化、損毀、消失的文獻記錄進行搶救,並加強保護和利用,以提高全世界對文獻遺產及其重要性的認識。

全球5大古賁文字之一

甲骨文是中國發現最早的文獻記錄,出土於河南安陽殷遺址,與敦煌南北朝至唐宋時古文書、新疆漢晉簡牘、清內閣大庫明清檔案,被譽為中國近代學術史上的「四大新發現」,又堪與兩河流域發現的楔形文字、北非尼羅河口發現的古埃及碑銘體聖書文字、古印度印章文字、美洲的瑪雅文字,被視為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的五大古賁文字,今日使用的漢字亦是由甲骨文發展而來,影響廣泛而深遠。

甲骨文自1899年發現,至今先後出土約15萬片以上,流散在世界,其中大陸有10多萬片,台灣3萬多片,日、加、英、美、德、俄、瑞典、瑞士、法、韓等均有收藏。甲骨學殷商史研究中心主任宋鎮豪指出,甲骨文的內容,涉及了3000年前商代的自然生態、天象、氣侯、王室組成、宗法與宗廟制、王權與神權關係、土地所有制等,既是研究商代貴族階層生活狀態的史料,亦可資研究黃河中下游地區自然生態與歷史地理環境的變遷。

有利提升文化自信心

中國將甲骨文申報世界記憶名錄,始於2006年在河南安陽「慶祝殷墟申遺成功」的學術研討會上,2010年全國古籍保護中心則召開了甲骨文申報《世界記憶名錄》座談會,確立了由陸國家檔案局為申報管理單位,2013年完成申請文本,截至今年終獲入選。

過去,甲骨文的申遺之路在專家看來,頗受限於兩岸政治因素而困難重重,而今甲骨文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中國教育部網站指出,是標誌著世界對甲骨文的重要文化價值及其歷史意義高度認可,「對於增強中華民族自豪感,提升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冷門學科迎來傳承春天

事實上,作為甲骨文的故鄉,河南安陽早已行動,殷墟遺址、中國文字博物館,以及一些研究機構正在傳承着讓甲骨文「活」起來這一冷門「絕學」。

其中,安陽師範學院歷史系教授韓江蘇便組織了課題組,歷經十年完成了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甲骨文圖文資料庫」。該資料庫收錄了《甲骨文合集》、《補編》、《英藏》等九種甲骨著錄共72264片甲骨。

在甲骨文研究之中,最核心的問題是識別與釋讀。現今發現的甲骨文單字約4500個,能夠釋讀的約1500字,這讓甲骨文研究進入了瓶頸期,如何才能解決這些難題?

該校計算機與資訊工程學院甲骨文數字化平台研究小組,創造性地把甲骨文字和難檢字編碼捆綁在一起,編製了甲骨文輸入法、甲骨文圖文資料庫等甲骨文軟件,希望以此探索「大數據分析─多源異構資訊融合─機器學習和知識推理」的新甲骨文研究範式。

此外,河南還為研究甲骨文釋讀提供新思路,如破譯未釋讀的甲骨文並經專家委員會鑒定通過的研究成果,單字獎勵10萬元;對存爭議甲骨文作出新的釋讀並經專家委員會鑒定通過的研究成果,單字獎勵5萬元。

 
 
今日相關新聞
甲骨文入選世界記憶名錄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