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10月初拳擊界上演了一場矚目大戰,由香港神奇小子曹星如對日本選手河野公平。賽事因曹星如左額角傷勢嚴重中途腰斬,最終他以點數計勝出賽事,職業生涯保持22場全勝的不敗戰績。這場拳賽固然緊張刺激,同時網絡上也上演了一場網民互相對罵的「大戰」。
比賽當晚,有社交媒體直播比賽,網民可一邊觀賞賽事,一邊發表意見。不少網民化身為「專業裁判」,批評拳賽打假,並質疑賽事的結果,例如有「我撐曹星如,但勝之不武」、「有良知都唔會支持佢」、「造假做到出晒面都叫有正能量」、「一睇就知係造馬」等言論。另一方面,有部分認識拳擊比賽規例的網民則全力解說,指出曹星如以點數勝出合理,並批評那些質疑賽事公正的人是「港豬」或無知網民。
網絡文化顛倒權力關係
這是很常見的網絡現象。現今的香港是「拆大台」的年代,只要市民在社交媒體上有個帳號,就猶如持有咪高峰,可隨時隨地發表意見,甚至與其他網民組織起來,形成群眾力量,主導社會輿論。
以往傳統媒體掌握資訊發放的權力,社會的主流聲音往往受傳統媒體牽制。以今次曹星如事件為例,拳擊運動有既定的規則,即使有市民質疑賽事是否公正,傳統媒體會在拳賽前後邀請專業評判或拳手解說拳例,市民的質疑自然迎刃而解。
可是,在互聯網當道的時代,人人有權發表意見,網民的意見成為主流,顛倒傳統由上而下的權力關係。是次事件中,一群不熟悉拳例的網民以為自己雙眼看到的就是事實的全部,並在網絡上形成強大的聲音。即使網民的意見可能夾雜荌儘ㄘ峊D觀情緒,但仍像滾雪球般散播開去。
社交媒體「圍爐取暖」 言論易變偏激
更甚的是,不少社交媒體設有「過濾氣泡」(Filter Bubble),即網站針對個人化搜尋而提供內容篩選的功能,網民在社交媒體上只接收到與自己立場相近的意見,形成「回音室效應」(Echo Chamber Effect)(註1)。身處其中的網民以為網絡意見等於「事實」,以為自身意見與主流觀點相符,繼而強化自身的既有立場。實情是他們只活於自己的世界,脫離真正的主流觀點,這種「圍爐取暖」的現象導致他們的言論變得更極端及偏激,形成「酸民」現象。
「酸民」先批評 否定他人成就價值
「酸民」是新興的台灣網絡用語,意思是「愛酸人的網民」,他們經常在網上發表尖酸刻薄,甚至攻擊及挖苦他人的言論。近年,這種「酸民」現象在香港也愈趨普遍,情G值得關注。
以2017年5月中學教師曾燕紅成為香港首名女性登上珠穆朗瑪峰頂一事為例,事後她講述登山時曾目擊有人不適瀕臨死亡,但她未能施予援手。這番言論一出,大部分網友狠批她為達目標「見死不救」,相關言論包括「登山比救他人一命更重要嗎?以這樣的價值觀來教育未成年學生適合嗎?」、「請不要再講什麼追求夢想、挑戰極限,根本就是見死不救去滿足自己。」
上述言論正好體現「酸民」現象,因為「酸民」的心態是先批評,並否定他人行為、成就或價值。其實,我們不是攀山專家,又未親身體驗過,不清楚當時的情G,難以一般人的標準評論事件,更何G有攀山專家指出,在珠穆朗瑪峰等險境,人的生存能力變得極低,胡亂拯救別人可能會令自己失去性命,得不償失。可見,網絡湧現的觀點不一定合理,反而可能存有不少謬誤。
總括而言,網絡的確賦予我們許多自由及權利,但似乎同時成為不受道德規範的領域。當你在網絡發表意見時,會是名攻擊和挖苦他人的「酸民」,還是有獨立思考、理性分析的網民呢?
註1:指社交媒體用戶接收的信息與自己既有立場極為相似,因而可被視作自己言論的「回音」
文:浸信會呂明才中學通識科教師 簡永東
[通通識 第48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