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全球暖化導致海平面上升,不少島國面臨沒頂之災。新西蘭政府官員表示,正考慮增設「氣候難民簽證」,提供予面對海岸受蠶食、海淹家園的太平洋島國人民,開創全球先河。
暖化淹島 居民失家園
擔任新西蘭氣候變化部長的綠黨領袖詹姆斯肖(James Shaw)2017年11月受訪表示,由工黨領導、綠黨有份組成的聯合新政府,考慮幫助受全球暖化所害而流離失所的太平洋島國人民,增設實驗性質的人道簽證類別,有望兌現綠黨競選承諾,即6年間把每年的難民配額由現時750個增至4000個,並發出100張簽證給受氣候變化影響的人。
定義欠法律依據 申請曾觸礁
新西蘭移民及保護法庭2014年6月向來自太平洋島國圖瓦盧的教師阿萊薩納(Sigeo Alesana)一家四口批出居留權。他們稱家園周圍的水平面上升,無法獲得清潔衛生的飲用水,圖瓦盧失業率也高,所以申請難民資格,當時不少報道形容他們為「全球首批氣候難民」,但新西蘭未承認其「難民」身分,只是以人道理由批准居留。
然而,同樣面臨海平面上升威脅的島國基里巴斯公民泰提奧塔(Ioane Teitiota)2011年被揭發逾期居留,他曾提出同類申請,但新西蘭法院在2015年裁定他不符合《難民地位公約》的定義,駁回其申請並將他遣返。
專家警告:大遷徙成新常態
當今沿用的「難民」法律定義,是依據聯合國1951年《難民地位公約》以種族、宗教、國籍、特定社團或政治觀點這5點,考量申請者會否在所屬國家遭受迫害而需外國提供庇護。澳洲維多利亞大學的國際環境法專家科斯蒂(Alberto Costi)指出,現行難民條件僅限於「逼害」,不適用於環境難民,因此以環境方面理據尋求庇護一定會被駁回。
科斯蒂相信新西蘭的方案有利填補《難民公約》的不足,惟認為問題在於要從法律上判定氣候難民申請者是否仍能在本國生活,料引發爭論。他又表示,有地方每年情G顯著惡化,有些地方則只受季候變化影響,因此法律需明確界定批出氣候難民簽證的條件。——綜合《明報》、《衛報》報道
■知識增益
全球暖化 極端天氣頻率增
極端天氣(如熱浪、寒流、暴雨及洪水、乾旱、颶風等)並非經常發生,據香港天文台,極端天氣通常由多個因素引發,即使氣候沒有變化,極端天氣仍會出現,但長遠來說,氣候變化的確會影響極端天氣出現的頻率。
科學家普遍相信,全球暖化增加極端天氣的頻率和破壞力。全球暖化下大氣的溫度上升,可容納更多水蒸氣,單以此情G計,寒冷型的氣候會減少,熱浪則更頻繁,旱季和雨季的強度和頻率也改變,造成更多乾旱與洪災。同時,兩極冰川融化,令海平面上升、海岸受侵蝕,風暴吹襲水面形成的浪潮亦將更高。
2017年8月,4級颶風哈維重創美國得州,降雨量破美國紀錄,其後又有5級颶風艾爾瑪吹襲美國佛州。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專家萊韋爾曼認為與氣候變化有關,「颶風的破壞能量來自溫暖的海洋,而目前這區水平面溫度居高不下」。氣候學家一向謹慎認為,溫室氣體增加非造成颶風出現的單一原因,但有愈來愈強烈的證據顯示,氣溫和暖及海平面上升會增強風暴的威力。
天災致2350萬人流離失所
境內流離失所者監控中心(IDMC)2017年5月發表《全球境內遷徙報告2016》,指2016年因水災、風災及其他極端天氣被迫遷徙的人數達2350萬,遠超因武裝衝突與戰爭遷徙的690萬人,2008年起每年因極端天氣而被迫遷徙的平均人數為約2530萬。
不少專家擔心暖化觸發或加劇難民危機,全球軍事顧問委員會2016年底指出,氣候變化已成21世紀最嚴重威脅,未來氣候問題引發的難民將超過3000萬人,規模難以想像。
◆氣候難民簽證(見圖)
■模擬試題及答題指引
資料回應題
1. 根據資料,試指出全球暖化帶來的危機。
參考答案
環境危機
.全球暖化增加極端天氣的頻率,熱浪更頻繁,造成更多乾旱與洪災
.兩極冰川融化,令海平面上升、海岸受侵蝕,風暴吹襲水面形成的浪潮亦將更高
. 氣溫和暖及海平面上升,增強風暴的威力
人道危機
.極端天氣更頻密,大量人口因惡劣環境及食物不足而遷徙
.2008年起,每年因極端天氣被迫遷徙的平均人數約2530萬
.2016年因水災、風災及其他極端天氣被迫遷徙的人數達2350萬
延伸回應題
2. 有國家打算開放簽證予「氣候難民」。試分別析述此計劃的利與弊。
解題
.宜先說明推行「氣候難民簽證」的背景,即全球暖化導致極端天氣更頻繁,令大批災民流離失所
.題目要求分別析述利與弊,須陳述政策的好壞
參考答案
利
.引入新勞動力:不少發達國家面對人口老化及生育率低問題,國內勞力逐漸萎縮,開放「氣候難民簽證」引入外國移民,再協助他們投身就業市場,可增加新勞動力,有助維持國家長遠的經濟發展
.提升國際形象:據推測,全球暖化將觸發難民危機,未來相關的難民或超過3000萬,成為巨大人道災難。多國均有排放溫室氣體,加劇暖化,不少發達國更是主要源頭,惡果卻由全球承擔,部分國家因地理位置或貧窮首當其衝。開放「氣候難民簽證」,救助災民符合氣候公義及人道主義,有助提升國家的國際形象
弊
.法律爭議多:資料指出「氣候難民簽證」在執行上涉及法律爭議,例如從法律上難以判定氣候難民申請者是否確實不能在本國生活,又如有些地方的自然災害情G每年顯著惡化,有些地方則只受季候變化影響而發生天災,需界定是否兩種情G都符合申請資格
.引起本地人不滿:近年大量中東難民湧入歐美,令不少本地人不滿,認為難民搶資源、加重國家負擔、破壞社會秩序等,生活文化差異亦造成衝突。若再開放「氣候難民簽證」,或令不滿升溫,甚或觸發排外潮
顧問老師:古俊彥老師
[通通識 第48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