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埠基金會買店開舖傳承文化
辦「講故事中心」 繼續振興華埠
【明報專訊】溫哥華華埠基金會(Vancouver Chinatown Foundation)這一年來既買旅店又開店,還籌辦「講故事中心」,業務繁忙。基金會主席李佩珍指出,基金會正穩步達成創設時所定下的目標。基金會將在本周四(9日)假溫市中心酒店舉辦秋季晚宴,李佩珍指出,800張餐券全部售罄,反應十分熱烈。
李佩珍回顧過去一年,指出基金會「非常忙碌」,辦成不少事情。其中最重大的行動是購入「美華旅店」,在2月成交,基金會在6月接收管理,之後不斷在安全與舒適度上作出改進,一切進展順利。
買入旅店之後,基金會也開設店舖,包括一家舊物舖。李佩珍說,舊物舖獲得不少人的捐贈,精品頻頻出現,讓她感到很欣慰。
另一方面,「華埠燒臘」近日啟業。李佩珍表示,「華埠燒臘」也差點成為基金會的項目。但她說,這種餐廳,風險甚高,故此李佩珍以私人名義經營。但該餐廳也配合了華埠基金會扶持傳統文化的策略。
李佩珍指出,燒臘店開業後,生意很好,得到很多華埠人士幫襯,讓她感到很高興。在華埠歷史區中心再次出現一家燒臘餐廳;既提供大眾喜愛的食品,也打造一個聚會的場所。
展望來年,基金會計劃在片打街(Pender St.)上一家銀行舊址興建「講故事中心」(Story Telling Centre),有望在2018年春季投入運作。李佩珍說,中心將通過不同媒介,包括:文物文件、照片、視頻,或是虛擬現實展示等,講述加國華人的遭遇與經歷,也彰顯華人對溫市、卑詩省,以至整個加拿大所作出的貢獻。
此外,基金會又參與喜士定西街(West Hastings)58號地盤的開發,準備建設231個社會房屋單位,以及一個醫療中心。該項目已經通過第二場公聽會,李佩珍估計,下一步職員將向市議會呈交報告。假若一切順利,將可以在2018年夏季動工。
籌建社會房屋單位
李佩珍解釋,基金會聚焦華埠之餘,也要同時讓鄰居住得舒服安穩。根據現有規定,社會房屋不能夠限定某一族裔居住。但她相信,部分住客將會是華裔耆英。
李佩珍又說,華埠基金會自2012年獲得慈善機構地位以來,雖然遇上不少挑戰,卻穩步達成原先設下的目標。李佩珍指出,在物質經濟上為華埠尋求振興之餘,也要保存華埠非物質文化遺產,不要讓其流失,要做到中間着墨並不容易。
除了李佩珍之外,華埠基金會主要成員還包括:蔣北扶、何鴻毅、李亮漢、雷震瀛、陳悅明、吳毓麟、馮耀明、Tony Letvinchuk、葉國慶、楊世彬與余全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