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 X 運動校園:跑姿 贏在起跑線

[2017.11.06] 發表
回憶2012年倫奧預賽,方綺蓓最難忘在逾6萬觀眾的目光下屏息斂神,眼中只有紅色跑道。
(圖五)當日天氣酷熱,但是難阻同學練跑的熱情,他們認真地聽從師姐方綺蓓的指示,完成各項跑姿訓練。

【明報專訊】有一年小學陸運會與校外朗誦比賽撞期,方綺蓓決定放棄朗誦比賽,事件驚動了校長。校長問:「為什麼選擇參加運動會?你一定贏嗎?」方綺蓓搖頭,「我不會贏,我只是想跑步」。她喜歡變成風的感覺,身邊事物像按了暫停鍵。她自言是小學學界比賽的陪跑分子, 「比賽預了輸」,但無損對跑步興致;升讀中學後開始大放異彩,被張建勳教練發掘,原因之一是她的跑姿做得很好。這次說「跑步」,我們一於集中訓練跑姿!

■百米飛人方綺蓓小檔案

方綺蓓(25歲)

● 15歲展開正式田徑訓練

● 2010年打破香港分齡紀錄,在青少年百米賽事跑出11秒98成績

● 2012年業餘田徑總會成年組最佳運動員

● 出戰2012年倫敦奧運百米短跑

天氣與釘鞋

天氣會影響個人發揮,方綺蓓形容逆風是短跑賽的敵人,空氣阻力像跑道站了一個隱形人,阻礙去路,影響跑速。相反,順風就是支持者,在背後推着跑。順風也有限制,2012年中國「欄王」劉翔於美國田徑聯賽跑出12.87秒,追平世界紀錄,但因順風超風速令紀錄不獲承認。

運動員以「高掛釘鞋」比喻退役,因為釘鞋與比賽密不可分。方綺蓓指出,要跑得快,釘鞋必須貼身,感覺有如赤腳跑步。前腳掌有釘,讓腳尖直接着陸,減少與地面的摩擦力,幫助加快步伐。

■想一想

1. 為什麼400米起跑線有分前後?

2. 只讀書不運動有什麼壞處?

■關鍵詞

short-run 短跑

positive 樂觀

on your marks, get set, go! 各就各位,預備,跑!

■跑姿練習

練習一

大兵步操練跨步

同學一字排開,挺直腰板,如步操舉手抬腳,沿着白線向前邁步。抬腿時,大腿與小腿成90度角,腳尖勾前,改善步幅,即是跨步的距離,例如一步從50厘米變成跨80厘米。踩線練習除了避免跑過界犯規,也省卻因身體搖晃而損耗的力氣。

練習二

開心彈跳練伸展

短跑時除了臨近終點做出壓線動作,其餘時間都應該挺直身體,否則會阻礙抬腿動作。方綺蓓指示同學指尖向天,幫助拉直身子,下半身維持抬腳動作,在跑道上來回彈跳。彈跳可鍛煉大腿力量,增強爆發力。

錯誤示範:身子未拉直

練習三

「螃蟹」對壘練大腿肌

同學兩人一組,雙手叉腰,穩住身體重心,雙腳成大字形,曲腳屈膝,腳尖向外,如螃蟹般沿着白線行走,聽到拍掌聲就全速改變左右方向。同學都說最疲累的位置是大腿,方回應這證明他們練對了姿勢,為大腿累積力量,增強步頻,即踏步的次數。

■師姐分享

當日跑道燙熱,學生面對鏡頭時仍然擺出專業的起跑姿勢(圖五),聽到「一二三」後立即縮手,揮動手掌「散熱」。練習結束後,學生喝過幾口水後便回復生氣,討論校園拍照地點時,便吱吱喳喳地叫嚷:「教員室,有冷氣!」「冷氣風位下最美!」「我只想躲在冷氣機裏。」返回課室感受涼風送爽,學生與師姐方綺蓓並排而坐,分享日常練跑的疑惑。

破紀錄秘訣

問:我想打破60米比賽紀錄,有什麼秘訣?

答:上跑道前先深呼吸3下,令自己專注聽槍聲,一響即跑。平日練習多想像比賽場景,習慣在較緊張的狀態下發揮。

「偷時間」

問:如何兼顧學業與練跑?

答:嘗試「偷時間」。午飯時間時先完成部分功課,乘車時通常都無所事事,那就看一會書,雖不能完全牢記內容,但最少可以加深印象,回家正式溫習時就事半功倍。

分輕重

問:家人反對你練跑嗎?例如因為升中要專注學業。

答:倒也沒有。若要避免家人擔心練跑步影響學業,自己就要學習分優先次序,例如暑假時間多,自己當然可以多花時間練習。但到了考試前一周,練跑與溫習,你會選哪一樣?當然是溫習啊!不同時間要選擇做對的事。

練跑的初衷

問:試過受傷後不想跑嗎?

答:有啊,試過「劉翔筋」(跟腱)受傷,需要停止練習接近大半年,令成績大不如前,好想放棄跑步。後來回想喜歡跑步不是因為要贏,只是跑步開心,喜歡變成一陣風的感覺。調整心態後,就能重新享受練跑。

「對手很強便偷師」

方綺蓓認為孩子好勝是尋常事,「擁有一顆爭勝的心,才能推動自己進步」,但也不能怕輸。當學生因輸掉比賽而難過,她會帶領他們分析賽果。如果對手很強,就從中偷師,學習對方的姿勢。若然個人發揮失準,便在日常練習多下苦功。重回跑道時,能夠糾正不足、善用訓練技巧便成為比賽最大的滿足感。「從結果中學習反省,畢竟比賽不是贏就是輸,很正常。」贏輸之間練成樂觀豁達的性情,這大概是運動送給方綺蓓的人生禮物。

■同學分享

1 為什麼喜歡跑步?

2 分享一件與跑步有關、令人難忘的事。

文:蔡康琪

圖:蔡康琪、資料圖片

[常識學堂 第98期]

更多教育
新聞追蹤:自己垃圾 自己帶走
【明報專訊】秋風起,小朋友都非常期待學校的秋季旅行呢!郊遊時或要丟棄紙巾及膠袋等垃圾,你會把它們丟進垃圾桶,還是自行帶走呢?漁護署現正推行「... 詳情
【明報專訊】1. 水樽、午餐盒、手巾、急救用品、不鏽鋼餐具 2. C [常識學堂 第98期] 詳情
STEM在生活:溫室效應 海洋變酸
【明報專訊】化學課堂即將開始,我看見詠欣悶悶不樂,便上前了解。 李 sir:「詠欣,你看似有點心事呢。」 詠欣:「老師,我最近都... 詳情
偵探M.A.D. 忘記了的夢
【明報專訊】清醒/夢 睡眠期 雖然我們很多時都會一覺睡到天明,但不代表沒有夢!人的睡眠由快速眼動睡眠期(Rapid eye mo... 詳情
情報:Emoji也有末日?
【明報專訊】不同的形意符號(Emoji)起源於哪裏? A. 美國 B. 日本 C. 韓國 D. 中國 用於手提...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