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巴倫周刊》(Barron's)訪問耶魯教授兼諾貝爾獎得主席勒(Robert Shiller),詢問他對現在美股市場的看法,跟1987年股災前有什麼分別。
席勒說,當年做過基金經理調查,當時的投資者跟現在一樣,都覺得股市偏貴。但如用席勒教授的CAPE(Cyclically Adjusted Price Earnings Ratio)比率計算,現時標普高達31倍,在1987年10月股災前,標普的CAPE只有15.5倍。歷史上標普只有兩段時間的CAPE比現時高,就是在1999年科技股爆破前的44倍,以及1929年股災前的32.5倍。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譚新強表示﹐1987年的股災其實一點不重要,雖然一天跌了22%,但熊市短暫,沒多久股市又再回升,牛市再延續好幾年。全年計算,1987年標普升了一點﹐嚴重程度跟1929年、2000年和2008年的金融海嘯沒法比擬。
席勒是行為經濟學的開山祖師﹐他最新的研究範圍更有趣,是他發明出來的敘述式經濟學,用大數據的技術,例如計算用字,和用詞含意分析等方法研究某一個時代的觀點和焦點。他認為「故事」(narrative)的影響力很大,是驅使人類行為的原動力。
席勒指出,這些大數據技術,早已應用在其他範疇,例如市場推銷、政治選舉、金融交易,但現在才用到經濟學上。他沒有說得很清楚,但他似乎認為早在1987年10月,社會已聚焦在股市泡沫的「故事」,才有一場股災。
譚新強說﹐席勒認為現在有兩個對股市有利的主要「故事」。第一個是美國總統特朗普,他是商人出身﹐他推行的政策有利商界。第二是很多人懼怕人工智能(AI)和機器人搶奪他們的飯碗,所以買FAANG和其他科技股﹐當作一種保險﹐但「故事」的焦點暫時不在股市泡沫上。
此外,譚新強關注比特幣的「故事」。但他承認,這個「故事」可以隨時改變,很難預測股災的來臨。譬如美國聯儲局加息和縮表過快,可能改變社會焦點。
譚新強認為這個解釋還不夠完整,就算「故事」的主線不在股市泡沫,也不能解釋標普的CAPE為什麼可以那麼高,更解釋不了為什麼「故事」焦點不在這裡。譚新強又說﹐首先席勒漏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故事」,就是中國崛起,另外譚新強認為幾個主要「故事」都是有關連的。
還有一點,投資者的情緒是由貪婪與恐懼主導。譚新強贊同「故事」推動「行為」的因果關係,但更重要的一點是,要明白某「故事」對投資者的影響,到底投資者更貪婪,還是更恐懼,然後有什麼行為?
用90年代末CAPE最高的科技股泡沫為例,透過永遠最準確的事後分析,當時投資者當然對web 1.0改變社會和製造企業盈利過於樂觀,所以投資者追逐pet.com、AOL、盈科和光纖通訊等股票時,無疑出發點是純粹的貪婪,沒有一點恐懼,所以非常危險。當這些公司原來是賺不到錢的真相暴露出來時,「故事」就改變成這些公司的價值大幅高估,有些股票簡直是廢紙。一剎那,投資者就由極度貪婪變為極度恐慌,採取的行為就是瘋狂拋售股票,結果就是一場轟烈的股災。
譚新強指出﹐但現在的幾個主要「故事」對投資者的影響很不一樣。
AI和機器人當然是其中一個,部分人買相關的科技股固然是貪婪,但如席勒所說,很多人買這些科技股﹐其實是恐慌。這個情況就複雜很多,動機不是貪婪「或」恐懼,而是貪婪「和」恐懼並存!兩股力量加起來的效果就是把股市推得更高。
中國崛起的故事也一樣,一些人的反應是貪婪,會買阿里、騰訊等中國股票。其他人的反應是恐懼,有些曾嘗試做空中國股票和人民幣,結果被挾到頭破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