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 X 運動校園:擲飛鏢 計數快

[2017.10.23] 發表
黃俊傑(圖:大海)
王卓謙(圖:大海)
(圖一)
(圖二)(圖:大海)
(圖三)
(圖四)(圖:大海)
(圖五)(圖:大海)

【明報專訊】自學校引入飛鏢運動後,卓謙隨Jayden學習至今,在過程中不止學到如何準確擲鏢,還訓練了運算!來看看他們的切磋就會明白了!

◆香港飛鏢工房(The Darts Factory)鏢手 黃俊傑

最佳成績:

Dartslive Hong Kong Tour香港排名賽2016年度總排名第六

◆聖愛德華天主教小學鏢隊成員 王卓謙(六年級)

擲鏢經驗:

2016年至今

擲鏢比賽基本資料

比賽形式:701分 鬥快歸零;個人賽、團體賽

比賽規則:每人有3支鏢,輪流投擲,最快由701分扣減至0分為勝。最後一支鏢必須擲中剩餘的分數,不可超過,例如剩下6分,就必須擲到6分才算完成。

規則:有多種賽制,其中一種常見的正式比賽為「01」賽,多見「301」及「501」,即最快由301分或501分扣減至0分為勝,另外還有「701」及「1001」等。擲鏢規則多樣,例如限制只可投擲於特地鏢區才計分等。

■STEM Level 1

鏢靶計分

加、乘數運算:認識鏢靶計分方法(圖一)

■STEM Level2

視平線

擲鏢的距離有一定的標準,從鏢靶正中跟地面距離的垂直高度為173cm、鏢靶平面與投擲線距離244cm,而從鏢靶正中與投擲線的斜邊長距離為299cm,三者剛好可連成一個直角三角形。

鏢靶的垂直高度與一名成人的高度相仿,如理想的話,鏢靶中心剛好是鏢手的視平線呢!視平線即是與眼睛平行的水平線。(圖二、圖三)

擲鏢時,視平線能否跟目標連成直線瞄準飛出,是致勝關鍵!將視平線與鏢靶成直線,然後配合正確的姿勢移動手部及調校角度,鏢便可飛中靶。

鏢手心路歷程

「未到最後輸贏難料」

起源自英格蘭的飛鏢是室內運動一種,被視為消閒活動,多見於酒吧。Jayden最初接觸飛鏢也與此有關,Jayden說:「接觸飛鏢是8年前,那時因為姊姊開酒吧,為噱頭需要我去參賽贏取獎項。」結果他在本地的飛鏢聯賽中得獎,他亦因此喜歡上飛鏢,擲飛鏢最有趣的地方是可以訓練專注力、腦部的記憶及運算能力,他說:「比賽時到最後一支鏢或數支鏢時,要懂計算,想一想

如何完結賽事。即使開始時輸掉很多分,但未到最後也不知輸贏誰屬(因為賽事限制飛鏢最後必須擲中準確的分數)。」

擲飛鏢是成人的玩意嗎?其實不然,只是礙於多數設有飛鏢的地方多在成人場所而令人有錯覺,他說:「小學一二年級已經可玩,而且(小學生)玩得很好呢!」。就卓謙因學校於2016年添置電子飛鏢而得以學習,他說:「以前不懂擲鏢,覺得很悶,現在有教練(Jayden)教,可以成功擲鏢得到高分很有成功感。」

■考考你

A 全鏢靶最高分的位置在哪裏?它有多少分?請圈出來。

B 首輪比賽後,Jayden剩餘581分、卓謙則餘651分。如果Jayden最初2支鏢共擲得75分,餘下一支鏢他究竟擲了在哪個位置?圈出來。

C 擲至第6圈,Jayden餘下260分,他最快需要擲幾多次才可完結賽事?

(答案見另文)

■知多點

飛鏢運動據說最早起源於羅馬帝國時代,士兵在閒暇時利用箭投向用大樹年輪製成的鏢靶,是飛鏢運動的雛形。

19世紀末期,英國發明現代飛鏢運動的計分系統,隨即傳遍歐洲大陸。(圖四)

電子鏢靶 切磋全球鏢手(圖五)

Jayden和卓謙是用電子鏢靶切磋,它可自動計算分數,而且可透過網絡與全球各地的人連線比賽。如果要完全善用它的功能,必須用到下列哪項?

A. 專屬的應用程式

B. 上網功能

C. 電子顯示屏(如iPad)

D. 以上皆是

答案:D

■關鍵詞

飛鏢 Darts

■想一想

1. 你對擲飛鏢有何印象?為什麼?

2. 擲飛鏢有成人與小孩之分嗎?

文、圖:大海

[常識學堂 第96期]

更多教育
新聞追蹤:與野豬 相處之道
【明報專訊】10月10日凌晨,分別有市民在黃竹坑和筲箕灣目擊野豬出沒!牠們於馬路及行人路上亂竄,翻倒垃圾桶。野豬在香港其實十分常見,截至8月... 詳情
【明報專訊】■1. ╳ 主動接觸並馴服野豬 ˇ 躲在大樹或巨石後,待野豬離開 ╳ 用物件拋向或驅趕野豬 ˇ 保持鎮定... 詳情
STEM在生活:車廂之內 躲不過污染
【明報專訊】早上在學校門口附近,遇見嘉安從一輛私家車下車。 李Sir:「嘉安,你有私家車接送上學,真的幸福!」 嘉安:「老師,我... 詳情
偵探M.A.D. :有完全對稱的人嗎?
【明報專訊】人體結構 多數人屬「幾乎對稱」 人體的左右兩側看似對稱,因為我們擁有成對的手腳、眼睛等,只有一個的鼻子和嘴巴是位於人... 詳情
情報:選中學 看展覽
【明報專訊】情報1:香港醫學博物館最新展覽 香港醫學博物館有不少醫學展覽,例如有「人體結構」常設展覽,利用3D及4D技術揭示人體內部系...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