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季車路士能贏英超、阿仙奴能贏足總盃,很大程度都要多謝對方狠狠地一巴摑醒。此所以,今天雙雄會師史丹福橋,柏高最關心反而並非此役戰果,而是賽後將產生什麼效應——當然,若再出現半場3:0,也許比賽途中已可見到期待的畫面;只是領先一方大抵不會是兵工廠,畢竟雲格表面上食住干地的數據真係表面而已。
許多球迷都知道,而柏高亦不止一次提到,去年干地用4-1-4-1在阿仙奴地頭極速失3球,下半場改用3-4-3成為全季英超最關鍵的45分鐘。關鍵不僅在於車路士自己復活,更扭轉英倫球壇盲目死守4人防線的傳統。最有趣例子正是雲格:廿年前接手阿仙奴,直言格拉咸留下的清道伕陣已落後於歐陸,大刀闊斧破舊立新;直至上屆在史丹福橋,徹底親身嘗到4後衛vs.3前鋒+2翼衛的人數劣勢苦頭,才終於願意轉軚。
由此可以看到2件事。第一是儘管教授跟干地4度碰頭獲3勝(連同互射12碼),但所謂剋死干地之說基本不成立。撇開上屆首循環干地仍在試陣,以及今年社區盾屬熱身性質,單憑車路士在足總盃及社區盾皆是10人應戰後有失球,便很難認定兵工廠之勝不存運氣之助。無怪乎干地在為今仗出口術:「我希望最終有11個球員在場上,因為過去2場,足總盃決賽及社區盾,我們完場時得10人。肯定所有人都嘗試在比賽中維持正確紀律,可是上述兩個情况,我覺得大家應反覆看清楚,判斷是否該為紅牌。」
柏高看到的第二件事,則要畀雲格credit。如今大眾認知為雲格一成不變,惟柏高認為即使教授的戰術變化無疑跟不上時代步伐,卻至少也是(偶爾)願意接納新概念的。罕見的大師級示範又係足總盃決賽,先用韋碧克跑狗,不斷走盲眼位及拉邊,令車路士防線被迫縮後,稍為遠離中場的保護,從而給予阿歷斯山齊士與奧斯爾入楔做波的空間;待「黑碧」跑到冇氣、對手亦七七八八,立即換入基奧特,活用「銀河唯一」的頭槌和背門二傳功架。預料今天用拿卡錫迪也可製造近似黑碧的效果,甚至臨門把握更勝一籌。
問題乃阿仙奴縱能模仿陣式,卻始終無法模仿車路士的防守組織,尤其是中場保護後衛所需的戰術紀律,中堅人選星期美點(有時直情搲頭)亦不利保持穩定發揮。在這情形下,獲干地賦予自由進攻角色的夏薩特,有機會把阿仙奴三線之間的廣闊空位變為遊樂場,既能串演額外中場組織攻勢,又可化身額外中鋒直接叩關。
雲格會否重施足總盃故技,派洛賀丁或其他人專責追死夏神,柏高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