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政府統計處昨日發表最新人口推算,本港整體人口預計2043年將增至822萬的頂峰,至2066年回落至772萬。根據推算,2066年男性出生時的平均預期壽命升至87.1歲,女性更升至93.1歲,撇除外傭人數,65歲或以上長者人數在未來20年增加超過100萬,至2036年達237萬,佔屆時人口的31%。
統計處報告顯示,去年中整體人口為734萬,至2043年將增至822萬的頂峰,再回落至2066年的772萬。在去年中至2043年中,推算人口每年增長0.4%,但隨着人口老化,死亡人數顯著增加,加上出生人數減少,2043年中至2066年中推算人口出現負增長,平均每年下跌0.3%。
2043年人口料822萬達頂峰
政府統計處副處長陳萃如表示,隨着戰後嬰兒潮出生的人踏入老年,65歲或以上長者的人口在未來20年會倍增。她指出,撇除外傭人數,去年65歲或以上長者有116萬,佔總人口16.6%,即每6人有1人是長者,但20年後將是每3人有1人是長者,2036年長者人數達237萬,佔總人口31.1%,而長者人口超過230萬將維持最少30年,2066年推算長者人口達259萬,佔總人口36.6%。
香港人亦會愈來愈長壽,去年男性出生時平均預期壽命為81.3歲,女性則為87.3歲,年齡中位數撇除外傭人數後是44.3歲﹔根據推算,2066年男性平均預期壽命升至87.1歲,女性升至93.1歲,年齡中位數亦升至54.5歲。陳萃如表示,人口老化令撫養比率進一步惡化,去年每5名15至64歲人士撫養2名長者或兒童,2066年將會每5人撫養4名長者或兒童。
勞動人口2021起下降
若撇除外傭,勞動人口將由去年的362萬升至2021年的367.8萬頂峰,然後逐漸萎縮,降至2066年的313萬﹔未來家庭住戶將多是由一人或二人家庭主導,平均住戶人數由去年每戶2.8人跌至2051年的2.7人。
統計處﹕延退休是一個選擇
陳萃如形容本港過往人口金字塔是「上尖下闊」,但近年已呈「欖球」形,預計到了2066年,將變成「上闊下窄」的倒轉人口金字塔,反映人口急劇老化。她會把最新的人口推算數字交予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協助政府規劃未來各項公共服務政策,而她亦相信延長退休年齡會是其中一個選擇。
葉兆輝倡檢視醫療制度
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葉兆輝表示,近年本港已出現人口老化問題,須及早規劃應對,而不是等待20年後人口老化進一步加劇才提出對策。他建議先檢視本港醫療制度,改善急症室迫爆的情况,因應勞動人口長遠將萎縮,生產方面可逐漸轉為自動化或智能化,毋須過分依賴人力。
葉兆輝同意須探討延長退休年齡,但要循序漸進,進一步應開拓適合長者的工種,「長者退休後,往往都是做看更,但若日後轉為智能化,看更的工作都會被電腦取代」。他建議香港借鑑新加坡,再培訓中年及將踏入老年的人,訓練他們照顧高齡長者,「年輕人未必喜歡這類以人為本的工作,故適合中年,或健康尚可、踏入老年的人士」。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