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有別於常見的泥扒「炒飯式」採蜆,大嶼山水口原居民只用一支竹竿,竿尾纏上鐵線,憑蚙[察蜆呼吸時吐出的氣泡大小,便可用竹竿把已長成的蜆挑出,既省力又可避免胡亂採蜆時「大小通殺」破壞生態。(受訪者提供)
放大
 
88歲的池婆婆(左)為家族在水口的第九代人,女兒明姐(右)則是第10代。不識字的池婆婆懂得用圍頭話唱山歌,憑歌寄意講述村堶楞U及男女情愛,並由明姐筆錄下來,以便日後供人研究鄉郊文化。(受訪者提供)
放大
 
放大
 

其他新聞
守龍門無獲發頭盔 男童傷眼索償球會
心房顫動致中風增3倍 高血壓冠心病長者倡定期心電圖檢查
醫護「心靈救兵」 海難失同僚自救
機場劫找換店 前俄兵囚64月
700萬維修基金失蹤 大角嘴屋苑居民報警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導賞團遊大嶼水口 300年前說起 講三大姓氏泥灘生態古老山歌

【明報專訊】提起大嶼山小村莊水口,腦海浮現的可能是在泥灘摸蜆和迷人日落,而水口村民的故事亦很耐人尋味,逾300年歷史的水口有三大姓氏的人聚居,有的前後10代人居於此地,年長一輩仍懂得用其獨有語言唱水口山歌,憑歌寄意,細訴自古以來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情懷。有文化保育組織舉辦水口生態遊,盼市民認識本土鄉郊文化,亦冀政府規劃發展時保持城市及鄉郊平衡。

「水口」意指河流入海之處。1955年嶼南道落成,以便鄰近石壁水塘興建工程時的機器運輸及工人出入,新通道將水口分成兩邊,自此村民需穿過嶼南道去打理田地。時至今日,村堣w無人種水稻,只有寥寥可數的老人在田媞媯獢C水口灣的泥灘是野生動物的重要棲息地,漁農自然護理署於2014年將泥灘列為高生態價值地區,故田堥S有「炙手可熱」的村屋,反成了水牛與黃牛的樂園。

據歷史記載,1730年已有陳姓村民在水口居住;村民指馮姓村民在1762年從九龍移居至石壁,其後搬至水口。村埵雀У‵約300年前,一名姓池先人的母親為免兒子被徵召入伍而遷至村堙C故此陳、馮及池為水口村三大姓氏,現時約有200人居住,他們均屬新界原居民。

婆婆憶難捨情郎落地生根

今年88歲的池婆婆為土生土長的水口人,父母早逝,婚姻大事由自己作主,當年邂逅村堛滷#(日後的丈夫)後,曾跟從叔叔到長洲工作,最終難捨水口情郎,返鄉落地生根,未再離開過村莊。沒有接受過教育的她不識字,但唱得一口流利山歌,有歌詞以雀鳥作比喻,講述村民一年的生活變化,描述逾百年來與大自然融洽相處的故事。

昔出城打工 老村民想回鄉養老

隨茠懋|變遷,不少年輕的水口村民遷至市區生活。今年70歲的珍姐年輕時曾到荃灣工廠打工,見識過大都市的繁榮富貴後,有感繁囂的都市生活並非自己想要的,一直想遷回水口養老,但為了幫忙湊孫,只能留在市區生活,周末才能回鄉度假,與村堣@同成長的老友記敘舊。珍姐熱情好客,喜歡向人介紹水口的歷史文化,除了一些海洋生物,還有不同種類的中草藥,期望人們提起水口時,不再只是摸蜆。

兩周末導賞團不收費

網上雜誌《城市日記》其中一名創辦人、建築師羅健中說,健康的地市發展應是市區及鄉郊並存,相輔相成,盼政府發展規劃時不要忽略鄉郊發展。《城市日記》今個星期開始一連兩個周末舉辦水口生態導賞團,帶領城市人欣賞村堶溶炊峈d灘生態,費用全免,有興趣者可瀏覽《城市日記》facebook。

 
 
今日相關新聞
導賞團遊大嶼水口 300年前說起 講三大姓氏泥灘生態古老山歌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