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忘之戰
2011年,也門在「阿拉伯之春」浪潮中爆發反政府示威,尋求終身連任的總統薩利赫(Ali Abdullah Saleh)下台,亂上加亂局面自此一發不可收拾。2014年9月,獲伊朗支持、親薩利赫的胡塞武裝攻佔首都薩那,並在翌年迫使接替薩利赫任總統的哈迪(Abd Rabbu Mansour Hadi)出逃,而與伊朗對立、以沙特為首的海灣國聯軍則向胡塞武裝宣戰,大規模空襲胡塞,助哈迪政府重新掌權。與此同時,蓋達組織阿拉伯半島分支(AQAP)乘勢搶佔領土,鞏固勢力。ISIS恐襲魔爪亦在2015年伸向也門。
戰爭導致直接的人命傷亡,破壞基建民生設施亦導致也門爆發「世界上最嚴峻霍亂疫情」,逾20萬染病者近乎自生自滅。然而,由於缺乏「大國參與」,也門情况一直未如伊拉克、敘利亞般受世人關注,儼如被遺忘的戰爭,情况堪虞。明報國際組
全球最嚴重霍亂危機
●也門霍亂疫情始於2016年尾,至2017年3月中一度緩和,惟內戰使國內污水處理系統停擺,疫情於4月再爆發
●世衛估計,截至6月,最少20萬也門民眾感染霍亂,世衛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稱之為「世界上最嚴重的霍亂疫情」。世衛估計到了8月,感染人數會升至30萬
●至今最少1300人病死,其中1/4為兒童
●疫情蔓延非常快速,平均每天有5000宗新病例
●當地有紅十字會成員稱,看到兒童病人死在醫院大堂;4個病人迫在同一張牀上;因為醫院人滿為患,病人要在自己的車上「吊鹽水」
●聯合國派遣應急小組前往也門,逐家逐戶教導預防霍亂方法,即注意清潔及妥善保存食水。然而,也門逾半人口現時無法獲得潔淨食水,令問題難以解決(資料來源:BBC、世界衛生組織、半島電視台)
也門人道危機
●人口約為2700萬,當中有1700萬人糧食安全受威脅
●逾1440萬人無法獲得潔淨食水
●逾330萬人營養不良(當中210萬人為兒童)
●內戰令逾200萬人無家可歸
●聯合國於2017年3月緊急撥款163億港元幫助也門度過糧食危機
古國戰火不斷
▼史前時期
根據史料,也門約70萬年前已有人居住
▼公元前8世紀起
也門由示巴人統治,因當地有穩定降雨量,奠定良好農業發展
▼中世紀時期
伊斯蘭傳到也門,其後也門成為阿拉伯伊斯蘭哈里發國一部分。直至土耳其軍隊佔領之前,也門經歷3個王朝
▼1500年代
鄂圖曼帝國軍隊佔領也門部分地區,於1600年代被驅離
▼1839年
亞丁成為英國殖民地
▼1849年
鄂圖曼帝國重返也門北部,遭抵抗
▼1918年
鄂圖曼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瓦解,北也門宣布獨立
▼1962年
北也門成立「也門阿拉伯共和國」,引發由沙特阿拉伯支持的保皇派與埃及支持的共和派之間內戰
▼1967年
南部成立「也門人民共和國」
▼1969年
馬克思主義者在南方掌權,改名「也門人民民主共和國」
▼1972年
1972年爆發南北衝突,北也門受沙特阿拉伯支持,南也門則受蘇聯支持。雙方短暫交戰後,簽署《開羅協定》,同意制訂南北統一計劃
▼1990年
隨着蘇聯解體,南北也門在1990年統一,國名「也門共和國」,由薩利赫(Ali Abdullah Saleh)擔任總統,組成南北執政聯盟
▼1994年
執政聯盟內部猜疑與互不信任,1994年薩利赫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並解散執政聯盟,使國家再陷內戰危機,南北紛爭至今猶存
(資料來源: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