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入境禁令標準含糊恐掀訟
美國最高法院周一裁定准許特朗普的入境禁令暫時部分生效,但強調穆斯林為主的6國公民若「與美國境內某個人或實體存在真實關係」則可獲豁免。有專家指出,「真實關係」的標準仍有含糊之處,可能會令周四(28日)開始執行這項禁令的美國海外官員感到困惑,並觸發訴訟潮。
在美受僱就讀獲豁免
今年3月,特朗普簽署新版入境禁令,禁止利比亞、伊朗、索馬里、蘇丹、敘利亞和也門6國公民入境美國90日,也禁止難民入境120日。周一高院的裁決批准該禁令,但同時列舉一些可獲豁免例子,例如對個人來說,與美國境內某人存在「親密家庭關係」的人可獲豁免;與美國境內的實體存在關係來說,則包括受僱於美國企業或就讀於美國大學,當事人須要有正式、記錄在案的證明。法官又指出,為了避開禁令刻意建立的關係是無效的,例如移民機構不能故意將外國人添加到客戶名單中,然後以此聲稱可豁免入境。
不過,美國國務院簽證辦公室前法律顧問戈爾斯基(Jeffrey Gorsky)稱,要判斷有關「存在真實關係」的標準,可能會使發放簽證的美國領事官員感困惑,或需另一次法庭裁決明確規定細節。
另有專家指出,法院可能需裁定到美國探訪一名密友或參加婚禮是否可獲准入境,又如有人計劃到美國旅遊而在酒店訂房,那麼酒店算不算實體存在關係?部分律師稱,「真實關係」標準含糊,可讓特朗普政府廣闊地演繹,猶如給政府開綠燈禁人入境。
「真實關係」詮釋空間大
法律專家認為,最難判斷是那些外國人所說的聯繫,相信在最高法院10月決定禁令是否合法前,會出現許多挑戰限制入境的訴訟。
此外,皮尤研究中心今年2月16日至5月8日,訪問了全球37國逾4萬人,顯示有74%人對特朗普領導能力只有很小或沒有信心,22%對特朗普會正確處理國際事務有信心。相比前總統奧巴馬連任時期,全球有64%人對他領導美國在全球的角色有信心。(路透社/衛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