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國首召海洋會議 美未派高官出席
聯合國今日(周一)起一連5天在紐約總部召開首次海洋會議,商討如何應對海平面上升及塑膠污染等問題。外界關注會議受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協定》的負面影響。有份主持會議的瑞典副首相上周曾稱,特朗普對氣候變化的質疑影響了會議的準備工作。另一邊廂,美國駐聯合國大使黑利(圓圖)前天堅稱,特朗普相信氣候變化。
瑞典副首相勒溫(Isabella Lovin)上周二向路透社稱,美國抗拒在宣言中突顯氣候變化對海洋生態的影響,但她稱,並不打算避開,因為「氣候變化的影響幾乎難以估算」。
特朗普上周四宣布美國退出《協定》,令其他國家負擔更多角色。非洲島國塞舌爾的駐聯合國常任代表朱莫(Ronny Jumeau)稱,島國不能再光坐着發愁,要主動向其他國家力陳保護海洋的重要。
美國未有派高官出席今次會議。不過皮尤慈善基金會的專家相信,美國有份參與草擬會議的行動綱領,相信美國會簽署。該3頁聲明強調,將竭力停止及扭轉海洋健康及生產力下降的問題,亦有對氣候變化對海洋的影響表示警惕。
冰川及兩極冰塊融化令海平面上升,可能淹沒海島及海岸城市,威脅37%全球人口。專家稱,海平面上升50厘米,即令加勒比海、印度洋及太平洋島國120萬人遷移。除了氣候變化,塑膠污染都是一大迫切問題。每年有逾800萬噸塑膠流入海洋,對海洋生態系統造成最少價值80億美元破壞。
美退出巴黎協定 引強烈反彈
特朗普上周四斥《巴黎協定》對美國「不公」,宣布退出,在國內外引起強烈反彈。美國駐聯合國大使黑利周六稱特朗普「相信氣候正變化,而污染是成因之一」,她稱特朗普明白「美國必須負責任」,即使美國退出框架,不代表美國不關心環境,稱美國將盡力繼續在環保上保持「道德指南針」。特朗普未上任時多次聲言氣候變化是騙局,而自周四以來白宮官員一直迴避特朗普是否相信氣候變化的問題。
印度總理莫迪上周六到巴黎跟法國總統馬克龍會晤,兩人會談焦點在氣候變化。莫迪稱,印度將走得比《巴黎協定》更遠。
他形容《協定》是全球的共同遺產。特朗普周四曾點名中、印佔便宜。
莫迪訪法﹕將做得比《協定》多
印度的溫室氣體排放佔全球4.1%,並未有如其他國家承諾何時開始減排或溫室氣體排放見頂,但稱會增加綠色能源使用。(路透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