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推出逾年,政府計劃於年中檢討。兩所大學早前合作研究低津成效,其中面談訪問發現,有六成合符申請資格的受訪基層因為申請手續繁複、未能提交證明文件等原因,不打算申請低津。另外,透過電話隨機訪問的市民中,僅有約7%的家庭符合申請資格。研究學者認為低津反應不理想,政府要求的「長工時、低入息」門檻有邏輯矛盾,而且申請繁複,建議調低工時要求、提高入息上限。 僅1.7%受訪在職家庭申請 中大社會工作系副教授黃洪聯同浸大新聞系研究助理教授張引,合作研究「低津對低收入在職家庭的勞動市場及生活質素的影響」。研究先在去年8月16至27日,委託港大民意研究計劃以隨機抽樣電話訪問1201名成年香港居民,當中840名受訪者家中有人在職。在840個在職家庭中,只有6.8%即57個家庭符合資格申領低津。另外,只有1.7%受訪在職家庭有申請低津。 研究人員在8月27日至12月23日,以面談形式訪問了225個合資格申請的基層家庭,但當中近半數家庭沒申請低津。在沒有申請的家庭中,近六成人不打算申請,原因包括申請手續繁複、資訊不清晰、部分月份不符合申請資格、未能提交證明文件等。 有任職銀行文員的個案表示,僱主對低津一無所知,申請人仔細理解表格後,要連同親手寫的解釋信及整理過的重點細節,交給公司人力資源部以獲得工作證明,從公司方面獲知有感僱員申請低津,影響公司印象:「我]咁大間公司好刻薄你咩?」另有申請人表示,要仔細計算工時十分困難,例如法定年假改為上班時,不知如何計算工時,更有人表示申請要提交一年的銀行紀錄等,有感如「剝光豬」放棄申請。 學者:「長工時 低入息」門檻矛盾 黃洪表示,研究結果發現,只有極少數受訪家庭能同時符合申請低津的家庭入息、資產及工時要求。他表示本港現有最低工資,多工時者理論上掙更多收入,但政府現要求「長工時、低入息」,令不少有需要援助的低收入家庭被排除在外,政策邏輯有矛盾。他認為低津反應與政府預計落差很大,情G不理想,建議政府將現時申請人的每月所需工時由144至192小時,降低至每月72小時,另入息限額由現時要求的全港家庭入息中位數一半,改為在職家庭收入中位數一半,並簡化申請手續、調整資產上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