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盼新藥治肌萎子 盡情發揮理科天分

[2017.05.08] 發表
11歲的泓佑(左)患有脊髓肌肉萎縮症,他精於數學,曾獲不少數學賽獎項。其母陳太(右)早已辭去工作照顧兒子,盼他可有藥物治療,日後可修讀理科。(邱雅錡攝)

【明報專訊】11歲的泓佑患有脊髓肌肉萎縮症(SMA),出生以來從未站立,只能靠輪椅代步,更不時出入深切治療部。母親陳太辭去幼稚園教師工作貼身照顧,每日為他按摩肌肉,如今兒子已11歲,熱愛數學,曾獲數學比賽獎項。今年母親節,陳太將伴愛兒參加奧林匹克數學比賽,更盼他有藥物治療,日後可修讀理科。泓佑亦感謝母親照顧。

泓佑出生9個月後,仍然坐不穩及不懂得爬行,母親陳太帶他求診,至1歲多時確診SMA,感到十分難過,「未知(兒子的)生命長度」。事後才發現,兩夫妻均有此症隱性基因,遺傳給兒子。

泓佑因病致肺功能差,每晚睡覺都要戴呼吸機,過往更因肺炎,出入醫院深切治療部。陳太因經常要抱兒子致脊椎移位。

關關難過關關過,兒子已11歲,陳太學懂以儀器為泓佑吸痰,減少肺炎,又獲資助購買吊牀。她笑說愛子成績優異,數學科更是出眾,曾參加不同數學比賽奪獎。他手上常拿着「扭計骰」,最快只花6分鐘可將骰子還原。照顧兒子之路漫長,陳太最辛苦是眼見兒子愛理科,老師說他不夠靈活,日後未必可做實驗,她只盼有新藥可助改善兒子病情。

患者多遺傳 藥費首年達600萬元

脊髓肌肉萎縮症慈善基金會營運總監黃美娟表示,去年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通過新藥作治療,希望本港亦可引入該藥,但藥費高昂,首年達600萬元。港大腦內科教授張德輝表示,脊髓肌肉萎縮症患者多是父母隱性遺傳,患者的基因變異而缺乏一些蛋白,導致脊髓運動神經出現毛病,影響肌肉控制,包括四肢無力、呼吸困難等。據他了解,新藥需經腰椎穿刺注射,以改善肌肉控制,但藥物仍未在港註冊,一般是由藥廠申請註冊。

更多港聞
民建聯改主動早交政策意見  將聯絡局長常秘  盼政府吸納聲音
【明報專訊】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及常委早前舉行集思會,討論民建聯的定位、與政府關係等,該黨昨舉行茶敘,民建聯黨團召集人陳克勤表示,民建聯雖與政府... 詳情
【明報專訊】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今日將會抵達澳門,展開為期3日的行程,張德江今日早上率領代表團抵埗後,下午會先聽取澳門特區政府的工作匯報,之... 詳情
【明報專訊】現屆政府建議逐步取消強積金對冲,勞顧會日前就取消對冲舉行第3次會議,但仍未達共識。經民聯副主席林健鋒昨表示,聽到有商界聲音稱若政... 詳情
【明報專訊】廉政公署犯罪得益小組去年成功凍結超過3000萬港元資金,較前年大增逾六成。另外,廉署明日起將首次舉辦財務調查國際研討會,會議為期... 詳情
傳真社:順豐派送美簽證 存保安漏洞
【明報專訊】傳真社調查發現,美國駐港總領事館自2013年起,透過順豐速運服務中心派送附有美國簽證的護照,該社在今年4月底跟蹤順豐職員收派護照...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