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建築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提供)
難忘救「龍圃」 中大「建築遺產拯救所」停運作
【明報專訊】
曾拯救荷李活道前已婚警察宿舍和舊大埔警署等多個歷史建築,卻最終難自救,開辦約10年的中文大學建築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將「結業」,校方指中心至本學年結束後便終止運作。中心創辦人兼總監何培斌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最深刻是早年義務替現為二級歷史建築的私人大宅「龍圃」做文物保護研究,更在家族會議與欲出售大宅的家族成員正面交鋒。
中心創辦人與家族後人交鋒
從最初3人起家的校內小組,擴展至2008年底為研究中心,全盛時期連總監共有8人,處理過近百個文物保護研究、保育或修繕工程項目。被中心職員稱為「精神領袖」的何培斌教授憶述,最深刻的項目是約10年前,當青龍頭的私人大宅「龍圃」去留成為焦點時,他們義務替大宅做文物保護研究。他指大宅是「西餅皇后」李曾超群的已故家翁李耀祥在1950、60年代興建,採中國傳統庭園式設計,70年代曾借給占士邦電影《鐵金剛大戰金槍客》及李小龍的《龍爭虎鬥》拍攝外景。
雖然最終有家族成員買下龍圃,不致落入發展商手上,但何培斌憶述,在白熱化階段時,有欲保留大宅的家族成員邀請他出席家庭會議,向欲出售大宅的另一家族陣營解釋大宅歷史價值,他向對方提到李耀祥將為失去大宅感到心酸,但對方不被打動,「那次見證到業主對歷史建築持什麼態度」。
中心近年參與不少政府的活化歷史建築計劃,其中過去5年協助有逾百年歷史的舊大埔警署活化成低碳生活中心「綠匯學苑」,該項目更獲頒「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榮譽獎。
助舊大埔警署活化獲獎
中心副總監羅嘉裕表示,該次是罕有地有營運者要求,盡量勿拆歷史建築,「他們(營運者)寧願自己遷就,例如不打通房間」。中心文物主任吳韻怡指該次活化難度在於歷史資料很少,只有一兩張圖及一張最早期的黑白照片,須對比同期的舊警署,得出保育模式,「進場時(舊大埔警署)是面目全非,沒有一隻原裝的窗,主樓亦沒一隻原裝的門」。
稱保育漸式微 倡尋新出路
被問及中心關閉原因,何培斌指據他了解,是因為未能物色接棒人選,羅嘉裕指已對外宣稱中心營辦至3月底,現正處理中心剩餘工作。中大建築學院回覆稱,何培斌教授已辭去學院的全職教席,到新加坡國立大學任教,並繼續擔任中大建築學院的兼任教授,由於中心多個研究項目工作接近尾聲,中心將運作至本學年結束,但學院會繼續致力於相關研究及教學工作。
中心部分成員會自組私人公司,繼續推動保育及活化歷史建築。何培斌指中心是少有涵蓋教學、研究、保育3個元素的機構,「最難得、最不捨得是這部分」。羅嘉裕認為保育及活化工作已不如早年般蓬勃,「復修一間就少一間」,故政府及各界應探討新出路。
明報記者 岑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