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世界:玩具業今昔巨變

[2017.04.28] 發表
火柴盒合金車仔。(資料圖片)
椰菜娃娃,香港製造,1983年。 楊維邦先生藏
換裝紙娃娃,香港印製,1950-1960年代。 香港歷史博物館藏
黃色小鴨,香港製造的早期塑膠玩具,1948年。 永和實業有限公司藏

【明報專訊】玩具,為我們記錄了珍貴的童年。不同年代成長的香港人,都擁有屬於那一代人的玩具。玩具既是那一代人的共同語言,也是時代的印記,建構我們歷史的一部分。

戰後:塑膠生產 玩具工業起飛

對大部分戰後成長的香港人而言,簡單的塑膠玩具如西瓜波和膠劍仔等,足以成就快樂的童年。塑膠這種工業原料從石油提煉而來,是20世紀的新產物,在二次大戰(1939至1945年)後被廣泛應用。在塑膠出現以前,玩具普遍以木材、布料或鐵皮製造。由於原材料本質所限,玩具的設計相對簡單和樸拙,產業規模較小,可生產的玩具種類也不多。然而,自從塑膠出現以後,玩具製造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轉變,開始實現大規模生產並走向產業化。

塑膠的可塑性甚高,在製造過程中可調節軟硬,而且容易染色,有利提高擬真度;加上成本低廉,生產快速,耐用且輕盈,很快便成為生產玩具的主要材料。塑膠帶來的革命轉變與香港玩具工業發展關係密切。戰後,香港的實業家早着先機,從西方引入塑膠生產技術,開始製造簡單的塑膠玩具,供內需或外銷。自1960年代起,世界各地的玩具品牌慕名來港,尋找可靠並價廉的廠房從事代工生產。玩具工業自此成為本地主要工業之一,香港也成為玩具出口量數一數二的世界工廠。一件看似平平無奇的塑膠玩具,其實是訴說着塑膠如何造就戰後香港玩具工業之冒起和經濟起飛的故事。

1970年代後:轉向內地生產

踏入1970年代,玩具生產彷彿搭上了快車,產量迅速增加。由於電視和電影逐漸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廣受歡迎的卡通和電影帶動相關的玩具生產,而這些玩具又會進一步推動相關卡通和電影的熱潮。在這個年代以後成長的香港人,普遍喜愛歐美及日本潮流文化衍生的玩具,以超合金機械人、精緻的可動人偶及洋娃娃等為時尚。當玩具成了生命周期較短的潮流產品,世界各地的玩具商必須向外尋找高產能和低成本的企業。在這個背景下,香港繼續成為應付全球玩具大部分需求的生產基地,造就了香港玩具的產量再攀高峰。

隨着內地於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香港商人於內地設廠,並把大部分工序北移。直至目前,仍有不少外國品牌的玩具由港商負責在內地生產,故此很多「外國玩具」實際上是「香港玩具」。若算及轉口,香港現在仍穩佔世界玩具出口量的第二位。

想對香港在玩具領域的傳奇故事有更深的認識、與友人回味童年往事、和家人分享不同年代的童玩樂趣,大家便不容錯過香港歷史博物館現正舉辦的「香港玩具傳奇」展覽!

■專題展覽

香港玩具傳奇

日期:2017年3月2日至5月15日

地點:香港歷史博物館

文、圖:香港歷史博物館

[語文同樂 第251期]

更多教育
生活文學?走進老人家的內心:夢蘿的社會關懷
【明報專訊】近日香港有一些以關懷社會為題材的電影,這是好的事情,但如何關懷?是否把人物最失控、最無助的狀?拍下來就可以呢?我們或要小心,這些... 詳情
【明報專訊】■文章簡介 本文寫於1925年,收於魯迅散文集《野草》中。新文學運動於1917年展開,魯迅對這運動抱有極大希望,曾撰《吶喊... 詳情
閱讀篇章:魯迅〈希望〉?實戰篇
【明報專訊】(1)試填寫以下各部分段落分段:(見圖) (2)作者在第2段中用了「平安」一詞。作者這樣寫,運用了什麼寫作技巧?試說明。 ... 詳情
【明報專訊】(1) 第二部分:第4至5段 第三部分:第6至9段 第四部分:第10至13段 (2) 反話(或反語、反諷) ... 詳情
卷二練筆:結構鬆散
【明報專訊】今期筆者將續談考生常犯的寫作毛病——「結構鬆散」。文章是作者整體意念的呈現,講究的是「意念與意念間的推展、「段落與段落的關聯銜接...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