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調查顯示,超過70%的網友認為現金已不是生活必需品。
放大
 

其他新聞
下水前先餵飽鯊魚 免「美人魚」被吃掉
2女避孕套裹20萬港幣闖關被截
加夫婦領養女童 貴州尋親求骨髓續命
男子飛簷避槍彈 抗日神劇再次捱轟
郭台銘組抗癌大聯盟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中國
 中國跨越信用卡直接跳至移動支付

【明報專訊】如果兜裏沒帶一分錢,你敢出門嗎?這個問題三年前提出來,絕大部分人都會堅決說「不」。但是今天,隨着掃碼支付、銀聯閃付、網上支付等方式的興起和銀行卡的全面普及,很多中國人都可以毫不猶豫地說「敢」。有調查顯示:超過70%的網友認為現金已不是生活必需品。不久前,支付寶更是放出豪言:要推動中國在5年內進入無現金社會,引發各界熱議。

事實上,支付寶、微信等移動支付的流行和推廣,讓民眾愈來愈很少使用現金,遠離現金。

財政部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應用經濟學博士後盤和林表示,從國際上來說,無現金社會這個詞語出現了25多年了,但到目前為止尚無真正公認的無現金社會的國家。無可否認的是,中國無現金社會正在加速發展,這是一場自下而上的貨幣「支付方式的革命」。隨着中國移動互聯網、第三方支付行業的迅速發展與社會治理水平的提升,連邊遠小縣城、小商販都基於便捷性而加入到無現金支付的潮流當中。不僅僅是年輕人,甚至愈來愈多的中老年人也開始接受和習慣「掃一掃」這種「掏手機」消費方式。

「無現金社會並不是指整個社會完全沒有現金,而是指一種以電子支付為主的經濟模式,全社會現金使用率極低,人們可以無障礙地使用電子支付方式進行消費。」盤和林表示。

上海大學科技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孟添也認為無現金社會並不是消滅現金,而是將無現金作為主流支付方式的社會。「無現金社會」符合社會發展規律和民眾消費習慣,其內涵也非常豐富,包括互聯網支付、銀行卡、二維碼支付、NFC(近場支付)等各類支付工具的應用。在孟添看來,無現金社會是貨幣形態演變的必然趨勢。

「中國實現無現金社會的路徑一定會與歐美發達國家不一樣。」孟添指出,國外幾乎人手幾張信用卡,他們的無現金社會更多依靠POS機刷銀行卡,而中國消費者顯然更倚重於手機支付。中國由於互聯網普及率高、網民眾多,移動支付已經滲透到民眾生活的每一天。隨着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第三方支付機構的迅猛壯大,銀行等也加緊互聯化的步伐,同時金融體系發展還不夠成熟與完善。因此相比西方發達國家,中國在移動支付領域具有更廣大的市場空間與普惠需求。

研究機構艾瑞諮詢估計,2016年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的規模擴大2倍多,達38萬億元(約5.5萬億美元)。研究公司福雷斯特的數據顯示,2016年美國移動支付規模增長為39%,為1120億美元。以此估算,中國的移動支付規模已接近美國的50倍。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移動支付在中國的快速發展,一方面得益於後發優勢,中國沒有深厚的信用卡文化,直接從現金支付跳到移動支付;而第三方支付機構的迅猛壯大,及其推動的移動支付線下場景的廣泛覆蓋,發揮決定性作用。

 
 
今日相關新聞
中國跨越信用卡直接跳至移動支付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