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冤獄釋囚疑陷龐氏騙局 擲百萬投資維卡幣
【明報專訊】被海南當局指控殺人放火坐牢23年而成為內地最長冤獄者的四川男子陳滿,近日再成為輿論焦點。出獄後獲國家賠償275萬元(人民幣.下同)的他,疑成為傳銷騙徒的目標。陳滿案代表律師王萬瓊最近在網上求援,指陳滿早前於一間聲稱有海外背景的網絡公司游說,用了100萬元投資在「維卡幣(一種網絡虛擬貨幣)」上,擔心他受騙,惟王和陳滿的家人多番勸阻均無果。陳滿堅信自己的眼光,認為自己的投資很「把穩(穩妥)」。
「這都是他拿自由、拿命換來的呀!」曾與陳滿「並肩作戰」多年的王萬瓊表示,陳滿用作投資的巨款,來自國家對他身陷冤獄的賠償。他又稱,陳滿昨日到成都找他相聚時,言談間透露自己在一間「全是外國人」的網絡公司投資了100萬元,稱一年的收益可高達900萬元。惟當王提醒他可能是騙局時,陳滿便變得不再多談。王遂將事件發布到微信朋友圈中,希望有更多人可幫忙提醒陳滿。
消息很快傳到陳滿母親王眾和兄長陳憶的耳中,由於擔心陳滿被騙,王眾和陳憶都先後規勸陳滿,惟他顯得有些不滿,態度強硬地說︰「要是不相信我就算了,啥都不說了。」陳憶事後表示,如母親最終都勸不住陳滿,他們亦只有報警求助。
事件很快引起關注,陳滿回應傳媒查詢時承認自己透過「四川開建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投資了「維卡幣」,且認為自己的投資十拿九穩,直言「我沒有上當受騙,公司是有實實在在的東西的」。陳滿更透露,該公司聲稱已獲批准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惟被問到該公司的簡稱或上市代碼時,陳亦表示不清楚,只說︰「你買不到他們的股票。」
然而內地傳媒翻查工商登記資料時發現,陳滿所提到的公司成立於去年7月1日,註冊資本金200萬元,經營範圍包括計算機軟硬件的開發和銷售、網頁設計、遊戲開發等,偏偏不包括金額、投資類別。有內地證劵界人士指,收益比率高不代表一定是騙局,「中一次新股可能一個月就有這個收益」,關鍵是「有沒有實業去支撐」。不過,也有比特幣資深玩家認為,陳滿的情況應是陷入龐氏騙局。
資料顯示,維卡幣(Onecoin)類似於比特幣(Bitcoin),是一種通用的加密網絡虛擬貨幣,繼承了比特幣去中心化、存量完全靠算法確定的特性。
然而內地政府曾通報多宗涉以「投資維卡幣」為名,進行非法集資、傳銷的罪案,其中去年3月在中山破獲的「維於幣傳銷案」,受害多達數千人,遍及多個城市,涉額更超過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