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主動發聲 「兩會」透明度漸增
本月17日起,國新辦陸續召開部長級新聞發布會,據悉,在「兩會」開幕前夕,證監會主席劉士余、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長尹蔚民等十多名部委局負責人將陸續出現在發布台上,創歷年之最。
李克強要求及時回應重大輿論
資料顯示,2016年,國新辦共舉辦126場新聞發布活動,即約每兩個工作天就有一場發布會,創下歷年新高。此外,去年有25個部門的「一把手」出現在國新辦的發布台上。分析指出,主動發聲漸成官方回應民眾關切的常態。作為兩會的重要資訊場,各部委負責人被記者「攔截」、接受採訪的大會堂「部長通道」,今年料將繼續提升信息權威度和含金量,成為「兩會」更開放透明的新標籤。1月18日,在討論《政府工作報告(徵求意見稿)》的國務院全體會議上,李克強亦提及「部長通道」,並就及時回應重大輿論向部長們提出明確要求,「成績要講透徹,問題要講明白。話要堂堂正正講出來。不能遇到事都悶着不講話、不回應」。
自全國人大專設集中採訪區以來,「部長通道」每年都成為媒體鏖戰的重要場所,從記者追部長、拉部長,到部長主動接受採訪,「兩會」期間很多「猛料」都從這裏發掘。「部長通道」的變化亦折射出「兩會」開放度的不斷提升。有消息稱,「部長通道」之所以受中共高層的高度重視,重要是其變化體現出政府與輿論的互動愈來愈成熟、順暢,也展現出開明的政府形象。
79部門設新聞發布制度
事實上,十八大以來,中共着力打造「陽光政府」,「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的意識日益深入人心。按照中共中央要求,79個部門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都制訂了新聞發布制度,明確規定建立健全信息發布體系、落實信息發布責任、完善平台和工作機制、明確新聞發言人權利義務等。
各部門各地方的不少「一把手」主動擔任「第一新聞發言人」。各部門和各地方通過新聞發布會、採訪活動、受理記者電話、傳真問詢等方式,及時主動回應輿論,已經成為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