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騙卑保 得不償失
卑保指最常見詐騙保險手法包括假索償、誇大傷勢或汽車損毀,機構並列舉部分2016年個案。
個案一﹕一名女子的汽車在2013年從後被撞,估計修車費需約1000元,但女子以痛楚、病症和損毀等索償逾20萬元。最終卑詩最高法院質疑女子的可信性,又指她企圖誤導法庭和誇大意外對身體狀況及工作能力所造成的影響。
法庭判她可得的賠償,相等於她要求的不夠20%,而這賠償比她將案件訴諸法庭前卑保提出金額還要少,她另需負責法律訴訟開支的兩倍費用。
個案二﹕2016年11月經省級法庭判定的個案,四在2013年發生的一宗事故中提出不實受傷的索償而被定罪,他們各被罰2000至3000元不等,其中三人更被判入獄一天,第四人入獄三天。
四人稱事發時全部在車內,但實況只有其中兩人和兩隻狗;他們的手機記錄顯示,在事發一刻他們正在互通電話。法官判刑時提到,被告的行為非常嚴重,因為他們正向每一名卑詩省民都信賴的卑詩保險公司進行詐騙。
個案三﹕一名21歲男子報稱於2016年10月31日,將其母親的一部寶馬(BMW)750停泊在新西敏一親戚家門外時遭人毀壞,他報稱發現車窗被打破、車身凹陷、頭燈和尾燈損毀、皮座位被割爛,表板和導向系統亦受損,那部值3.5萬元的車輛因而報銷。車主曾稱其車輛的性能相當好。不過,卑保沒有接獲來自同一區有其他車輛受破壞的報告,而事發當日,房屋內沒有人聽到寶馬在外的兩小時期間有任何聲音,而同時在車道上的另外四部貴價車也沒有損毀。
車輛經檢查後卻發現表板的引擎燈亮着,車輛排檔(變速器)和引擎均有問題,如使用過量汽油,以及引擎和排檔漏油。基於車主對其汽車的狀況作出不實陳述,卑詩保險公司最後拒絕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