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回家看看入法多年被指落地難

[2017.01.19] 發表
年關將近,返鄉過年還是留城過年成為中國異地務工者面臨一大問題。
13日,1000餘名旅客在北京火車站登上了踏上回家的路程。(中新網)
圖為16日的重慶火車站廣場上,外出務工返鄉旅客扛着大包小包踏上回家的路。(中新社)

【明報專訊】一年一度的春運大幕已正式拉開。因為今年春節比往年來得早了些,學生流、探親流、務工返鄉流等客流高峰重疊,也讓今年春運買票成為近年來最難的一次。即使如此,很多人還是想盡辦法買票回家。因為,對中國人來說,春節是闔家團圓的日子,排除萬難也要回家陪父母過年。

於是,「常回家看看」這一老生常談的話題,再次成為公眾議論的焦點。

2012年12月28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全票表決通過修改後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修改後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將「常回家看看」列入法律條文之中。但是,由於並沒有細化法律責任,也沒有附加具體的實施細則,這一規定一直面臨落地難的尷尬。

常回家看看,似乎不是「想不想」的問題,而是「能不能」的問題。

回家看看緣何愈來愈難

隨着經濟社會發展,遷移和家庭碎片化日益普遍。與此同時,中國老齡化也在逐步加深。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留守老年人、空巢老年人增多,養老照護成為日益嚴峻的社會挑戰。

如果說以前在外的子女回家看望父母,多是受制於交通不便,那麼在如今交通工具愈發多樣、交通愈發便利的條件下,為什麼「常回家看看」反而愈來愈難了呢?

「這種現象其實並非中國所獨有,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和趨勢。」華北電力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副教授胡宏偉認為,「常回家看看」之所以難度愈來愈大,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就業與發展等現實壓力是重要原因。求學、就業、發展等原因造成了大規模的人口遷移,而生活、工作、發展等多方面的壓力,又讓年輕人在大城市中喘不過氣來,不得不追加發展投入成本,犧牲個人和家庭的時間,包括犧牲了回家探望父母的時間。

其次,個人觀念與社會道德也是原因之一。隨着社會發展、家庭結構變動等原因,在核心家庭為主體、人口快速遷移的大背景下,傳統農業社會的家庭治理方式正在發生根本改變,掌握資源、經濟、技術的年輕人在家庭中地位凸顯,老年人在體力、能力、收入、知識等方面下降,在家庭中的地位相對下降。加之社會觀念減少了對年輕人行為的約束,年輕人個人自由觀念盛行,追求自我和獨立生活,導致部分贍養人「忽視」了對老年人的照護和精神慰藉。「當然,也有部分贍養人錯誤認為,對老年人給予經濟供養就行了,忽視了精神慰藉。」胡宏偉說。

此外,胡宏偉還指出,用人單位在勞動者權益保護和社會規制建設方面仍存在疏漏。「一定數量的用人單位,忽視、侵犯勞動者的多項基本權利,包括休假、探親等權利。而中國在避免用人單位侵犯勞動者權益的法律法規執行層面,仍存在諸多問題。同時,國家在老年人權益保護方面仍有大量工作要做,法律規制建設和政策執行、落地都有待加強。」

有調查顯示,在當今激烈的社會競爭之下,多數職員因擔心影響職位與晉升,有探親假而不敢請、不願請;寧願加班加點超負荷工作,也要頂着供兩三套房貸甚至更多的壓力……

「經濟發展的目的是為了讓社會更好地發展,社會更好地發展是為了人們能充分地實現對美好生活的響往。因此,適當地放慢發展腳步,追求發展質量,營造『輕壓力』的社會環境,才會有更多的民眾發自內心地留戀家、建設家,『常回家看看』才會成為大家響往的美好狀態。」謝瓊強調說。

更多中國要聞
億萬富翁陳一丹創全球最大教育獎
【明報專訊】中國的科技富翁陳一丹創建了全球獎金最豐厚的教育獎。「一丹獎」將每年向兩個有可能改變全球教育的研究項目提供近800萬美元的獎勵。提... 詳情
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漏夜趕科場,這兩句話是古人形容官場出出入入,「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在內地官場,高官退休也有歸故里的,但要看故里是何方,... 詳情
「刷臉」入車站 科技改變春運
【明報專訊】每年春運都會出現國人「大遷徙」的場面,但與往年相比,今年的科技含量大增,不僅部分火車站利用「人面識別」入站,部分車站還配備機械人... 詳情
【明報專訊】針對馬來西亞、澳洲、中國大陸聯合宣布中止馬航MH370失蹤班機搜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昨天避答這一問題,除要發問媒體「向主管...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多省市連日霧霾污染爆表之際,中國氣象局被揭悄悄下達內部文件,要求各省市縣氣象部門「立即停止霾預報預警工作」。事件曝光後引發輿...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