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一名患有多年心臟病五旬男子,昨凌晨與友人在樓上吧飲酒消遣期間突然不適昏迷,送院搶救不治;這是一個月內第二宗飲酒猝死事件。
曾「通波仔」 戒煙減酒
男事主姓梁,54歲,昏迷送院經搶救不治,死因有待驗屍確定;事後梁妻趕至醫院驚聞噩耗,傷心不已。
據悉,梁任職導遊,與妻子未有子女,年輕時嗜好煙酒,約10年前確診心臟病,曾入院接受「通波仔」手術;康復出院後開始注重健康,不單戒煙及減少飲酒,平日不時做運動;詎料昨昏迷猝死。
半月前胖漢飲半打啤酒身亡
消息稱,梁前晚與家人吃飯後,相約友人到尖沙嘴漆咸道南57至59號一間樓上酒吧聊天消遣,其間梁曾飲用酒類飲品。至昨凌晨零時許,梁突然不適昏迷倒地,友人通知職員報警,救護員趕至,把他送院搶救,惟最終不治。
事後警員到場調查,初步無可疑,列作「有人暈倒—送院後死亡」案處理。
本月4日凌晨,一名40歲胖漢陪同數名由外地來港旅遊的朋友到尖沙嘴一間樓上酒吧消遣,約飲了半打啤酒後感到不適,離開時突然昏迷倒地,送院不治。
專家:飲酒後首1小時最危險
急症室專科醫生彭繼茂指出,飲酒與心臟病發猝死未必有直接關係,患者「可能睇緊電視都會病發」;惟他指出,飲酒後首1小時是最危險時期,有可能因酒精中毒而死亡。他解釋,因過量飲酒後血液內的酒精濃度會上升,出現不同徵狀,首先會情緒高漲、心跳加速,之後會失去自控能力,無法行直路及駕駛,亦會減弱咽喉反應,若在飲酒期間嘔吐,肺部有可能因吸入嘔吐物而窒息。
彭繼茂提醒市民,每年聖誕及新年,急症室都會接收到不少因酒精中毒而求診的個案,建議市民飲酒要有節制,亦不能在情緒低落時獨自飲悶酒,飲酒前亦最好飲牛奶或食芝士等,有助減低對酒精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