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院設新系統 助醫護應對 手術進度 家屬掃描條碼自助查
【明報專訊】病人接受手術吉凶難料,家屬在手術室外漫長等待難免焦慮,每次手術平均會查詢5.3次,曾有家長擔心正施手術的孩子,一小時內查詢28次。威爾斯醫院設立新系統,在手術室外設自助查詢站,家屬只需透過病人紀錄條碼便可了解到手術進度。院方估算每年有3300個病人個案會使用新系統,盼能減醫護應對家屬查詢的工作量。
威爾斯醫院今年9月推行「手術室病人追蹤系統先導計劃」,於手術室外設置實時更新的自助查詢站,當有病人需做大型手術時,家屬會獲發相關病人手術資料的條碼,把該條碼標貼對準查詢站的掃描器,熒幕便會顯示病人手術進程,包括「手術預備中」、「手術進行中」、「病人復蘇中」及「病人已離開手術室」等資訊。
手術進程分4階段顯示
該院手術室總監及麻醉及深切治療科顧問醫生曹敏慧解釋,以往家屬在手術室外等候時,每見有工作人員出入便會上前詢問,但手術室護士平日較少與家屬接觸,基於私隱也不會透露病人資料給素未謀面者,此舉易令家屬出現不必要的焦慮。
免家屬醫護衝突 減工作量
該院手術室部門運作經理李偉華亦指出,少數家屬會因得不到資訊而惹爭執,認為護士不近人情,這種情G便要由護士長處理,但也只能向家屬解釋護士難處。曹敏慧稱,平日每當有病人推出手術室,其他親屬便會「哄頭」上前辨認是否自己的親人。新系統推出後,則可避免有關情G,亦能減低手術室及病房護士處理查詢的壓力,以及與家屬產生的衝突。
有家長曾1小時查詢28次
曹敏慧稱,今年8月曾試行新系統逾兩周,共統計了154宗手術病人個案,結果發現每宗個案平均獲查詢5.3次,最多查詢的個案涉及一名癌症兒童需施手術更換導管,需時約一小時,較為緊張的家長最後查詢了28次,大部分使用者均表示對新系統感滿意。曹醫生指去年該院約有逾1.1萬宗手術,按試行期間的數據推算,之後每年會有3300名病人個案使用該系統、即佔整體手術室宗數約三成,團隊計劃日後加入語音提示,方便年長人士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