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俗語有云「人心不足蛇吞象」,無論世界如何改變,唯獨人性永恆不變:我們的手提電話功能已最先進了?往身邊同學的手上一瞧,原來他們的才是最新型號;高舉電話,鏡頭對焦桌上的限量版甜品,「G嚓」,照片足以博取最多「讚」了吧?唉,怎料被「讚」的數量,遠不及某人哭喪蚆y的自拍照。這些瑣事很無聊,但其實每天都在不同人手上的「黑鏡」中上演。
手提電話或平板電腦處於備用狀態時,熒幕會自動關掉,看起來像一面「黑鏡」——正是英國劇集《黑鏡》(Black Mirror)的故事構思來源。《黑鏡》首兩季在2011年及2013年播出(2014年播出聖誕特別版),每集為獨立故事,由不同演員演出,故事時空亦不盡相同。表面看來,劇集似在介紹或預告科技產物或服務,實則探討何謂人性。部分劇情天馬行空,但觀眾細心一想,不難在故事主角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如《黑鏡》第一季首集〈國歌〉(The National Anthem),講述受民眾愛戴的蘇珊娜公主被綁架,綁匪藉公主的求救片段,公開要求首相做一件極度荒誕的事,並於同日下午4時前在電視直播,首相完成要求方會釋放公主。全國人民在網上議論紛紛,有人認為首相不應答允,亦有人等看直播;如果你是民眾之一,面對網上熱議,會抱什麼立場?
又如第二季第二集〈白熊世界〉(White Bear),一開首只見一名叫維多莉亞的女子在陌生的臥室中醒來,她失去了記憶,但腦海卻浮現一名女孩和一名男子的畫面;維多莉亞跑出屋外希望尋找答案,其間被戴茤_怪標誌頭套的男人追殺。她向四周的人求救,可是人們只是伸出手機拍下其一舉一動。
而剛於10月播出的第三季故事更「貼地」。第一集〈急轉直下〉(Nosedive)的女主角活在以網上社交知名度計算現實身分地位的時空,她為了躋身「上流階層」,每天苦心拍攝放上網的照片、刻意加入小圈子等;有天她獲「網絡紅人」朋友邀請出席婚禮並致辭,本來一心希望可藉此賺取人氣,豈料途上發生事故,令人氣急轉直下……
《黑鏡》每集約50分鐘,時間不長,但總看得人心跳加速(沒騙你,大部分故事的結局完全超乎意料),因為當中描繪的人性太真實、跟自己太相似——我們遇到奇人異士,有沒有掏出手機拍下的衝動?不定時上載照片、大寫是日心情或轉發「雞湯文」,所為何事?給別人的照片按like,這個like又是否出於真心?忘了帶電話外出,會否覺得不安?科技無疑為人類帶來改變,但在享受科技的好處時,似乎也該反思一下:我們的生活是否被科技、網絡世界支配得太多?
■《黑鏡》(Black Mirror)第三季
編劇:查理.布魯克(Charlie Brooker)
集數:6集
播放頻道:Netflix
級別:16+
文:陳綺雯
圖:網上圖片、影片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