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元朗伯特利中學近日推出學生如廁新政策,要求在上課時間要如廁的學生,須填寫一式兩份申請表申請。有部分學生因怕麻煩而「忍住唔去」,亦有學生因此「急到喊」,新政策被指不人道。
明報記者 張艷紅
伯特利中學校長吳釗美回覆本報查詢時證實,上課時間如廁須填表屬11月推行的新措施,表格由教師填寫,除獲教師批准外,學生在轉堂前後10分鐘不得去廁所,因學校每兩堂有一個小息,學生每隔10至20分鐘可去廁所,並指實施措施後,學生上課時間如廁情况大減。
上堂時間關部分廁所
本報取得該校的「上課時間學生往洗手間通知書」,表格要求填寫學生姓名、班別、課室位置、出入時間及日期,並須任課教師簽名。表格的注意事項更列明,學生離開課室前須填寫一式兩份表格,其中一份交予洗手間當值人員,返回課室後須將另一份交予任課教師。
據知,新措施更包括校方僅開放其中一個樓層的廁所供學生使用,並安排校工看守,負責收取申請表。其餘兩個樓層的廁所於上課時全部關閉。
知情者:有學生上課時在廁所嬉戲
有就讀該校中三的學生認為,自己大多在小息及午膳時間如廁,新措施對自己影響輕微。事件引起網民熱議,有就讀該校的學生回應時稱,校方現時僅開放一個樓層廁所,擔心若有緊急情况,容易造成不便。
知情人士透露,有學生在上課期間以如廁為由,在廁所吸煙及嬉戲,遲遲未重返課室上課,故校方推出措施杜絕問題,不過做法惹爭議。
知情人士指出,部分學生因怕麻煩而「忍住唔去」廁所,亦有學生因此「急到喊」,做法不人道,連帶因增加工作量令校工怨聲載道。
被指不人道 校長:營造有序環境
吳釗美解釋,若學生在上課期間去洗手間,不但影響個人學習進度,亦滋擾課堂,偶爾亦有學生在轉堂期間去洗手間遲遲未返回課室上課;為營造安全及有秩序的學習環境,校方推行新措施。她表示,校方明白學生可能不習慣新措施,事前已向學生耐心解釋政策,並持開放態度接納不同意見,會定期檢討有關措施。
教育局發言人回覆指並無接獲相關投訴,而學校的有關措施屬校本安排,教育局建議學校在制訂校本安排時,應收集及考慮教師、家長和學生的意見,以學生的最大利益為依歸,以營造和諧的環境讓學與教有效進行,並且不時檢討。局方會與學校保持聯絡,跟進有關安排。
立法會教育界議員葉建源認為,有關做法令人感覺奇特,填表等過程亦增加校方行政程序,相信校方不會無緣無故推出新措施;不同的學校對處理學生上課時如廁各有寬緊,認為校方在處理有關問題時須平衡課堂管理及學生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