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全國港澳研究會會長陳佐洱昨日在研討會後,被問及現時需否就《基本法》23條立法,他回應稱「愈早愈好」,形容「現在已經拖拖拉拉19年」。陳佐洱在會上批評,近年香港「某些觸犯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案子的檢控和判決」與人們對法治的合理期望存在較大距離,令分裂國家和對抗中央的「犯罪成本低到幾乎等於零」,但未有指明是什麼案件。
批法庭判例令分裂國家「零成本」
公民黨法律界議員郭榮鏗反駁,指23條立法的議題不需別人「指指點點」,若政府有足夠誠信和政治能量,令人相信23條不會踐踏港人基本自由,可將草案提交立法會討論。他又質疑陳佐洱的「犯罪成本」論是向香港法院施壓,反問對方所指的是哪些判決。
陳佐洱昨在研討會上引述文章,批評香港有法律界人士保留回歸前的思考方法和慣例,「狹隘地認為只有法官才有權解釋法律」,形容只有「兩者兼顧(基本法和普通法),分清主次」,才是香港司法界擁護基本法和效忠特區的應有之義。
指司法界對一國兩制「理解膚淺」
逾2000名法律界人士前日參與黑衣靜默遊行,抗議人大釋法。陳佐洱形容這些「司法界的名人」對一國兩制的理解膚淺,甚至有意曲解,批評他們有「法理知識缺陷」、「拿法律當做政治鬥爭的工具」。
發起遊行的郭榮鏗回應稱,若不滿遊行或不清楚港人和法律界的傳統和做事作風,可直接找他以法論法,「不需隔空說廢話」。
基本法委員會委員饒戈平昨在研討會上形容是次人大釋法是「正本清源」,亦是對港獨的嚴重警告,顯示國家任何時候都不容許港獨或自決,而港人治港是要由愛國的港人來治港。他又說,議員若在宣誓後作出違反誓言的行為,其宣誓可被重新裁定為無效,並喪失「相應法定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