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不濟 民眾拒撤加重災情
「馬修」路過的不僅是海地,牙買加、古巴和巴哈馬皆先後受襲,但沒有別的加勒比海國家像海地受災慘重,反映這地小人多的貧國無論政府管治、基建、防禦能力,處處不濟。
貧國多難 天災頻發
海地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388.7人,比牙買加(254.7人)、古巴(102.8人)、巴哈馬(28.2人)都多。它一向屬「窮中之窮」,還不時遇到風暴和地震蹂躪。如8年前4度受風暴吹襲,致逾800人喪生,2010年1月首都太子港一帶的7級地震更釀成多達30萬人死亡。事實上,海地基建乏修繕投資,天災不斷更令它們變得愈來愈脆弱不堪。通訊設備在平日已不靈光,遇事時更全面癱瘓。至於住屋,不少人所住的鐵皮棚屋抵不住天災,猁L拓地又釀水土流失,易生水患和山泥傾瀉。遺憾是政府管治不力兼貪污,失信於民,不少民眾就在風暴到來前,因為擔心搶掠而沒有理會政府勸告撤走。
臨時政府救災成效成疑
如今當務之急是派送糧水醫藥品,提供棲所和衛生防疫等問題,但現政府是臨時政府(原定周日舉行的總統選舉因風災押後,尚未定改選日期),雖已表明會承擔領導協調援助的任務,但未能妥善調控救災工作。民眾也對國際救援心存忌憚,像2010年地震後有聯合國維和部隊觸犯違反人道事故及成為海地爆發霍亂源頭,疫情迄今未止。(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