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救援:排外情緒下的難民危機

[2016.09.26] 發表

【明報專訊】說起難民,不少香港人想到真假之分,同時憂慮湧入的人群會對社會造成負擔,對治安帶來影響。不過,大家有否想過,人們為何要被迫離開家園?

現時全球正面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龐大的流徙危機,超過6500萬名難民、尋求庇護者或國內流離失所者,因逃避戰爭、暴力、飢餓、疾病或其他無法忍受的原因,在世界不同角落顛沛流離,只為尋找得到安全的避難所和更好的生活。戰事持續多年的敘利亞、同受伊斯蘭國戰事蹂躪的伊拉克、內戰升級的也門、長年處於動盪不安的索馬裡、南蘇丹、阿富汗等等,都是主要的難民來源國。然而,在這些人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他們卻得不到應有的保護和援助。

歐洲封鎖邊境 3000人葬身地中海

單是2015年,已有超過3700人在橫渡地中海、打算前往歐洲時葬身大海。今年8月底,無國界醫生在地中海的其中一艘搜救船,一天之內出動多次,先後從20隻橡皮艇和幾艘木船救起近3000人,是搜救行動自去年開展以來救起最多人的一天。其間,一艘載有435人的船遇險,情況危急,本只可承載400人的無國界醫生搜救船,最終亦要多接載35人應急。救援隊亦用盡了船上的700件救生衣,分發予其他幾乎遇險的人,並以高速硬身充氣艇將他們送到其他搜救船上。

獲救到無國界醫生搜救船上的人筋竭力疲,部分人出現出血性腹瀉、脫水、發熱、低溫症和皮膚病等症狀。435人之中有13名5歲以下的小童,110人未成年,其中92人無成年人陪同。可悲的是,他們已是較為幸運的一群。畢竟,2016年起至今,已有近3200人葬身大海。

藍天碧海的地中海變成亂葬崗,是因為以人道關懷自居的歐洲,面對絕望的難民時,關閉陸路邊境,人們被迫冒著性命危險,投奔怒海前往歐洲。2016年3月歐洲進一步加緊邊境管制,千方百計將人們拒諸門外。雖然2016年湧入歐洲的人數較去年同期下降,然而命喪大海的人數卻至少增加1000。

針對難民暴力事件頻繁

即使人們捱得過驚濤駭浪,抵達歐洲大陸卻是另一場噩夢的開始。滯留歐洲的人們不僅棲身環境極之惡劣,沒有清潔食水,亦得不到醫療等基本服務,更甚的是,封鎖邊境後針對他們的暴力急劇上升。「過去數月,我們的病人報稱遭暴力對待和虐待的個案增加,造成身體創傷;心理影響亦逐步加劇,包括患上抑鬱、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焦慮症。」無國界醫生在塞爾維亞的項目總管伯勒斯(Simon Burroughs)續指出,不少傷者報稱是被匈牙利當局人員暴力對待所致。

無國界醫生救援隊自4月起進行的510宗精神健康診症中,有188人曾經歷創傷事件,如受到蛇頭、警察或群體中的人施暴與拷打、囚禁、綁架和性暴力等。組織就這些創傷所提供的診症比率,自3月起增加逾一倍,4月至6月間平均每10宗便有一宗。

除了歐洲,排外情緒同樣在世界其他地方瀰漫,愈來愈多國家築起圍牆封閉邊境,不願再接收被迫離開家國的人。敘利亞、也門、南蘇丹、尼日利亞等國的戰火未見止息,人們的逃生大門卻逐漸關上。「難民」這概念和賦予的保護,正遇到前所未有的威脅,難道日後連真假也不用再分,因「難民」已不復存在?還是大家都視而不見?

■知多點:難民

難民指因為種族、宗教、國籍、隸屬於某一社會團體或政治見解等因素,遭受逼害或面臨被逼害的恐懼而離開自己國家,並且不能或不願返回本國的人。尋求庇護者即尋求成為難民的人,正等待聯合國難民署或庇護國的政府確定其難民身份。

難民身份由《難民地位公約》等國際法定義並予以保護,有關公約明確定義政府機構應提供基本人權保障。其中於國際法中最重要原則之一,是確保難民不會被驅逐出境或遣返到會威脅其生命及自由的地方。各國在處理難民及庇護者時既要遵循本國的法律,亦必需遵循國際法,履行對境內尋求庇護的人所負的責任。

作為醫療人道救援組織,無國界醫生提供的援助是基於人們的醫療需要,不會因他們的身份而有所區分,目前在全球23個國家為上述人士提供醫療人道救援服務。

文︰無國界醫生

更多教育
Data解密:香港人口老化
【明報專訊】「銀髮族」、「老友記」等新興稱呼,用以形容社會上已屆「花甲之年」的長者。根據政府統計處數字,2014年香港有超過百分之十五人口為... 詳情
【明報專訊】From sightseers going down a Paris side street to backpackers na... 詳情
【明報專訊】Exchange aborad was not just 10 unique months in my life, but a ... 詳情
通識手記:「同鄉」恐懼症
【明報專訊】新聞常報道中國人在「日本爆買」的熱潮已減退,近日我親往關西一遊,哪有減退啊!迷失在心齋橋時,我以為身處上海,身邊儘是香港或內地遊... 詳情
【明報專訊】◆個案 女兒抽煙 父母大驚 剛升上中三的雯雯向來性格開朗,服從長輩教導。由於快要升高中,父母愈發緊張她的成績,但近來...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