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肉毒針向男友送禮 學者稱社會壓力所致
【明報專訊】本港自5月底起出現10宗注射肉毒桿菌毒素後懷疑中毒個案,大部分在內地注射,有專家指患者在小腿注射毒素,當作禮物送給男友,最終中毒,現感到後悔,又稱在內地注射的成效有如「俄羅斯輪盤」。有學者分析,社會對美有特定標準,造成壓力。
醫管局香港中毒諮詢中心顧問醫生謝萬里,在無綫電視的節目《講清講楚》表示,衛生署自5月底以來,收到10宗注射肉毒桿菌毒素後懷疑中毒個案,有8宗在內地注射或在內地購買針劑,估計中毒原因與針劑質量及注射方法有關。他質疑有關針劑不明來歷,並非正廠,亦不是透過醫療機構取得,又指注射者或沒有經驗,若注射位置不當,毒素會透過血管擴散。
指內地注射成效如「俄羅斯輪盤」
謝表示,近日已有大量宣傳講解中毒情况,對仍有人前往內地注射肉毒桿菌毒素感到費解。他在節目後稱,有商人透過內地手機程式及優惠套票推廣,有人可能基於價錢較平,或在朋友推介下到內地注射,因內地針劑一般約數百元,在港注射則要過千元,但在內地注射成效有如「俄羅斯輪盤」,未知針劑是否有問題。
現有10宗肉毒中毒個案中,9人已出院,部分人仍然感到乏力及吞嚥困難。謝萬里稱,有3宗屬嚴重個案,皆曾在大小腿及手臂位置注射毒素,因肌肉面積大,所需的毒素劑量大,令中毒風險增加,需注射解毒劑治療。他強調,注射肉毒桿菌毒素作美容治療,需由註冊醫生執行,由未獲認可的人注射屬違法,但有個案是由網上購買針劑,衛生署正調查。
中毒致行動困難 患者後悔
謝萬里又說,曾有患者為小腿注射肉毒桿菌毒素,作為送給男友的禮物,最終中毒入院,導致行動困難,情况要維持4至6個月,他引述當事人稱覺得後悔及得不償失。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行政學系教授何式凝分析,社會對一個有性吸引力的身體有標準定義,已成為很多人的壓力,加上女性在擇偶市場面對的競爭大,對關係存在不安感,但社會教育令她們以為保持青春性感,是唯一及最應該走的路徑,可以令另一半更愛自己。何說,不應該一味只勸阻或批評其愚蠢,應該鼓勵她們尚有其他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