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西面掠過或現風暴潮
【明報專訊】天文台預料妮妲明日(周二)最接近香港,根據天文台潮汐預報,時值新月,維港的潮水較正常水位高,達2.36米,而周二高潮時間約為早上8至9時,若妮妲在香港西面掠過,有可能形成風暴潮。
所謂風暴潮,是熱帶氣旋的低氣壓,引致海水水位上升,若遇上天文大潮,海水水位本身較正常高,加上熱帶氣旋因素,令水位進一步上升,形成風暴潮,沿岸地區較易受影響。
鯉魚門屯門西貢受影響
若妮妲在西面掠過,屆時香港會吹東南風,強風會把海水由東南方湧進,有可能形成風暴潮,低窪地帶如鯉魚門、屯門聯安新村、屯門嘉和里、深井舊村及西貢南圍等將受影響。當妮妲進入珠江口後,香港則轉吹西南風,潮水則較容易影響大澳和流浮山等地。
天文台資料顯示,若風暴令維港水位上升至3米或以上,低窪地區可能會水浸。天文台曾推算,一般情况下熱帶氣旋在本港西面掠過,維港水位會升逾1米,若遇天文大潮,水位很大可能升至3米以上;若在本港東面掠過,由於有北面地形作屏障,風力相對較低,水位只會上升約0.2米。
本港過去多次因熱帶氣旋形成風暴潮,最高紀錄是1979年的颱風荷貝,大埔滘水位上升了3.2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