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做美容療程 回港求診升三成
【明報專訊】接連有港人到內地注射肉毒桿菌後懷疑中毒個案,香港醫學會昨召開記者會表示關注,強調若注射肉毒桿菌後不幸中毒,死亡率可達5%至10%。會董兼皮膚科專科醫生陳厚毅表示,個案初步被指與注射過多劑量有關,估計與一次注射多個部分,或注射肉毒桿菌時稀釋比例不當有關。他又透露因在內地接受美容療程現副作用,向其求診的個案較去年同期升20%至30%。
陳厚毅解釋,撇除注射處所資格及醫生質素等因素,注射不同位置,肉毒桿菌的稀釋比例均不同,「要計得好準,亦要顧及體重」,亦有可能貪方便惹禍,「貪靚者想一次過執幾個部位,可能每個位劑量正確,但加埋就出事」。他指出若注射位置不當,不慎注入血管動脈亦會中毒。
陳厚毅表示,今年首5個月,因在內地接受各類美容療程出現副作用而向其求診的個案,較去年同期上升20%至30%,每月平均有兩至三宗,當中大多為受感染,相信與處所儲存藥物方式或衛生不佳有關。他指出,廠商建議一支肉毒桿菌開封後一個月內可使用,但本港醫生一般幾天內便會用清,以免細菌感染,「最近氣候炎熱潮濕,儲存方法更成關鍵」。
半年自然復元 服藥需一月
他舉例說上月有27歲本港女子到內地接受肉毒桿菌注射去眼紋,回港後右眼紅腫及刺痛,要服用抗生素治療,亦有40歲女子接受注射後因打針位置不當致眼皮下垂、不能睜眼,要服用「解藥」,「最好係等肉毒桿菌效力過,但要半年,佢用解藥都要成個月先好」。
中毒死亡率可達一成
醫學會強調,若注射肉毒桿菌後不幸中毒,死亡率可達5%至10%,雖從未聞本港有同類個案,但本港從未有報告記錄相關個案。該會呼籲市民最好應在港注射肉毒桿菌,並先徵詢醫生意見,若要到外地注射,則應留意產品是否已獲當局認可、注射人員是否合資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