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精神病治療往往是漫漫長路,主診醫生與病人同行的歲月或以年計。私人執業的精神科醫生麥永接行醫17年,更將他的愛好——攝影,結合精神治療,曾帶SARS病人重返「重災區」淘大花園拍照,冀他們直面恐懼而浴火重生。麥醫生形容伴隨病人步出低谷,其實也是一種福氣。
不自認「贏在起跑線」
醫科一向收生門檻甚高,獲取錄者常被視作天子門生,醫生更是頭頂光環的職業。時常掛荅瑭y的麥永接醫生坦言小時候無想過要當醫生,「我父母不如今日的怪獸家長般催谷子女將來要擔任什麼工作,更沒有想過要我當醫生。」有時為應付考試,麥醫生會挑燈夜讀至凌晨,但父母反而茈L「早唌v、「唔好咁辛苦」,麥醫生回憶起這些說話,有感「雖與學業無關,但令我覺得更舒服和輕鬆,讀書也更有動力」。或者有父母會認為這些說話等於變相鼓勵子女躲懶,擔心子女變得懶散而影響成績,麥醫生卻不同意,因為這些鼓勵的說話使他感受到父母的關懷,有感自己的努力得到肯定,自然更用心溫習。
父母的開明令麥醫生在沒有壓力的環境下學習,求學非為滿足父母期望,按個人意願經暫取生計劃(即舊學制下中學會考成績優異,優先獲大學「拔尖」取錄)入讀中文大學醫學院。面試時他向面試官剖白,說想當精神科醫生,因為家族中有人患上精神健康方面疾病,「我留意到不僅是患者本身感到困擾,就連他的家人也感到無助。」
麥醫生或許在很多人眼中「贏在起跑線」,考試成績彪炳,順利當上外界看來社會地位高的醫生,但他絕不「離地」,而是用一技之長向精神病患伸出援手。臨H行醫多年,麥醫生說相對生理疾病,精神健康疾病其實更難熬。不少嚴重生理疾病患者,先要面對突如其來的生理變化,緊隨其後的往往是心理受打擊和壓力,嚴重者會患上精神健康疾病,「有病人曾對我說,相對於生理疾病,患上精神健康疾病那段時間才是人生最低潮」。
◆父母或成子女壓力之源
今日很多父母將期望加諸子女身上,或強迫子女跟從他們的價值觀,例如認為升讀大學才是「正路」,若子女讀書成績稍遜,父母會不滿意,繼而加諸更大的壓力,結果令子女的情緒及親子關係變差,陷入惡性循環。「曾有年輕病人求醫,父母懷疑他患了打機成癮症,但我發現原因並不如此簡單」。治療過程中,麥醫生發現這病人患上成癮症是與父母關係疏離有關,「這病人來自內地,小時候被父母送進技術學校讀書,當時他曾表達不滿,但父母沒有聽從。當他來求醫時,我發現他和父母的關係極度惡劣,不單不肯面對面和父母交流,連治療過程中談及父母也會感到煩躁和不滿,更不願意和父母坐在一起」。麥醫生診斷因為病人小時候與父母的「依附關係」建立不穩妥,患者長大後安全感不足,難以相信別人,在現實生活中出現社交困難,沉迷網絡世界或電子遊戲,既不用面對面的接觸,亦容易得到滿足感。
激將法破壞親子關係
香港有部分父母的思想仍深受中國傳統影響,鮮有稱讚子女,覺得會「讚壞」子女,這種只抑不揚或有意無意的激將法,卻嚴重破壞親子關係,更會打擊子女的自我價值,「完美主義有時是先天性格使然,但我們發現後天的影響亦是成因之一。有子女誤以為自己永遠達不到父母的要求,認為自己不夠努力,於是自我要求愈來愈高,予自己的壓力亦愈來愈大」。
當一個人形成完美主義性格,不斷為自己設下達不到的目標,種種的「挫敗」引致負面情緒出現,日積月累便很容易「爆煲」。麥醫生坦言時代的轉變亦有所影響,「物質生活比從前豐富,但父母自身十分忙碌,於是將所有他們認為好的東西賦予子女(例如手機、電腦),但雙方缺乏溝通和交流,父母愛的表現不足,影響子女的性格發展。」麥醫生說作為精神科醫生,在部分個案中只能替代父母盡量與病人建立「依附關係」,成為他們信任的人,讓病人樂於傾訴,繼而改善他們和父母的關係,才能治好他們的「心病」。
◆「病人病情改善成正能量來源」
麥醫生自言是健談的人,大學時常被同學取笑連在酒樓也能和「點心姐姐」聊上半天,他遂將自己善於辭令的能力加以發揮,17年來幫助病患者走出精神的低谷,而且形容「是一種福氣」。但思想多正面的人也有負面的時候,特別是日復一日在診症室堜M患者聊種種的生活不如意,麥醫生會被負能量影響嗎?「有時候病人只缺一個陪伴、聆聽他們的人。我作為精神科醫生,正是擔任這個角色,他們的病情得到改善,便是我正能量的來源。」麥醫生說建立同理心十分重要,治療的過程不要只站在醫生的角度,也要站在病人的角度思考,了解患者的困擾,樂其所樂、哀其所哀。
「精神科醫生的職責並不是『開粒藥咁簡單』」,麥醫生說精神科醫生除了開藥和批出病假,有時甚至要充當社工、做轉介及心理輔導等工作,「例如發現患者的精神病成因來自經濟壓力,我們會轉介他們給相關機構,希望由根源改善他們的經濟狀G」。精神科醫生要查出病患者真正的病因,再對症下藥,除一粒粒的藥丸外,麥醫生有時會開出「心藥」。
◆攝影結合治療 抒發鬱結陰影
2003年,SARS在香港社區大爆發,由於病毒的傳播見不蚨N不見,人與人多被口罩所隔,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令我城陷入一片恐懼與愁雲慘霧之中。倖存感染者走過生關死劫,好不容易活過來卻被心理陰影苦纏,部分人對「SARS」、「8A病房」、「淘大花園」等的恐懼揮之不去。SARS特別之處在於它多數攻擊年輕力壯者——深信自己身體健康的人忽然在鬼門關口徘徊,需要接受隔離治療,部分病人難以接受,麥醫生當時負責跟進這群康復者的精神科治療工作。加上有康復者出現骨枯等後遺症,有病人一直「走不出來,一談到與SARS有關的事便會大哭,或者在電視上看到相關新聞便關電視,只懂逃避」。
「相機是溝通的工具」
熱愛攝影的麥醫生2013年成立提倡精神健康的攝影團體「心影薈」。為扶持SARS康復者克服心理障礙,趁紎ARS 10周年,麥醫生提議帶他們到當日「重災區」之一淘大花園影相。這種類似「暴露療法」的治療原意是讓患者接觸「病源」,讓他們逐漸適應而減低恐懼,最終消除恐懼,「當時有康復者隨大隊重回淘大花園,甫踏足便憶起往事而哭,其他影友紛紛上前給予鼓勵,這位團友最終克服了恐懼,繼續拍攝」。
「相機是溝通的工具」。麥醫生憶述當時和一眾康復者來到一家茶餐廳拍攝,茶餐廳老闆詢問來意,「當時大家都以為老闆會因怕影響生意而阻止我們拍攝,但其中一位康復者向老闆說明後,老闆不但沒有阻止,更讓他們隨便拍攝」。小小的鼓勵已讓康復者感到鼓舞,「有時候最大的歧視者其實是自己。當獲得別人的接納,自然會放下對自我的歧視」。
同一天空下不同感受
拿茯蛨驉A人不其然會放慢腳步,欣賞周邊的環境,然後隨心意按下快門,將影像保留在照片中,「照片可能反映了拍攝者的不快樂,但其實這個過程能將不快樂externalize(外在化),將不快情感宣泄在照片中,拍攝者事後便感舒服」。「心影薈」每次活動後都會舉行聚會,拍攝技巧並非聚會討論的重點,重頭戲是讓影友站出來分享拍攝時的感受,「其他影友也能在分享過程中了解到,觀看事物的角度並不止一個。在同一天空下,不同人有不同感受,我希望從而刺激他們嘗試從不同角度看世界」。
早前接連有學生自殺,麥醫生坦言,「明天會更好」、「點解你有勇氣死,冇勇氣生存」等所謂鼓勵說話,其實沒有作用,甚至可能有反效果,因為這些說話會令受情緒困擾者覺得身邊人沒法理解他,反將傾訴的最後一道大門關上,「身邊人應該充當聆聽者的角色,讓他們的情緒得以抒發,再運用同理心了解他們的處境,讓他們知道有人明白。記緊不要以說教形式『開導』他們,這只會令他們更反感。若發現事態嚴重,例如反覆出現情緒病病徵,並影響日常生活,或有自殘傾向,便應勸喻他們尋求專業協助」。
■相關概念
同理心(empathy)
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
情緒需要(emotional need)
父母與子女的衝突(parent-child conflict)
文﹕羽思恩
圖﹕羽思恩、受訪者提供